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把豐收牢牢抓在手上

2022-09-2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9月26日,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河東村,機器轟鳴,種糧大戶倪永峰家的1200畝水稻開鐮收割。田間地頭金黃遍野,一束束飽滿的稻穗彎下了腰,藍天白雲,青山綠樹,構成一幅秀美的豐收畫卷。

  看著剛收下的稻谷在車廂裡堆成小山包,倪永峰很高興。“今年旱情確實嚴重,對水稻生產威脅很大。在抗旱保苗的關鍵時期,鎮政府和村裡給我提供了很大幫助,協調人力、機械、抽水設備等,邀請農技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戰勝了高溫和持續干旱,獲得了難得的豐收,差不多每畝產量能達到1300斤。”倪永峰說。

  據了解,南譙區今年秋糧面積40.5萬畝,目前春播的3萬畝玉米已收獲,水稻已收割近10萬畝,收獲進度與上年持平。

  “今年的嚴重干旱和持續高溫,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南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司義黨介紹,區裡安排4個組包保8個鎮開展抗旱保苗等田間管理指導服務,指導農民噴施葉面肥、調節劑、抗逆劑、殺菌殺虫劑等,提高農作物抗旱能力﹔各鎮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採取架設臨時泵站、打抗旱機井等措施﹔加強投入,縣級及以下投入資金181.4萬元、群眾自籌資金747.8萬元,抗旱保苗取得明顯成效,預計秋糧總產較去年略有增加。

  秋糧約佔安徽省糧食總產六成,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克服持續高溫晴熱少雨天氣影響,安徽省秋糧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把握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近一段時期以來,各地持續強化田間管理,特別是針對持續干旱以及可能出現的寒露風等,強化抗災生產工作部署,細化防災減災預案,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切實做好災害應對,確保秋糧豐收到手。”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局長張韙說。

  9月23日,濉溪縣“三秋”玉米機收減損、土地深耕技術暨安全作業技能培訓在濉溪縣韓村鎮拉開帷幕。來自濉溪縣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的專家為糧食種植大戶、農機操作手、高素質農民代表、合作社成員等上了“三秋”開工“第一課”。

  “課程非常實用,對馬上到來的秋收作業幫助很大!”培訓會上,一位農機手告訴記者,專家講解了玉米收割機結構原理、玉米機收作業方法、玉米機收質量要求、減少收獲損失的措施等,甚至還手把手教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

  秋收期間,各地將加大高性能智能農機推廣應用。全省15萬台套聯合收割機全部有序投入,確保6439萬畝秋糧搶收順利,力爭玉米、水稻機收水平分別達到86%、98%。目前全省已收獲秋糧1462萬畝,進度超兩成,比去年同期略快。

  “各地都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制定了‘三秋’農機化生產方案,及時發布機具供需、收種進度、作業價格等信息,確保機器充足。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管理處二級調研員胡道林介紹。機具缺口地區要及時與相關地區進行對接,加大機具引進力度,促進供需平衡,滿足生產需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採取應急措施,做好農機防災抗災和生產自救,努力減少災害損失。搭建服務橋梁,引導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服務主體創新經營模式,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帶動更多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

  9月29日,全省秋糧機收減損大比武暨“三秋”農機化技術推廣“田間日”活動將在宿州市埇橋區灰古鎮付湖村舉辦。“現場將進行玉米、大豆機收減損大比武,並且演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收、耕整地、機播、田管等。”胡道林介紹。

  今年秋收,安徽省將在機收減損上挖潛力、做文章,引導農戶和機手選擇合適機具和適宜割期,因田因時調整參數,最大限度降低收獲損失,確保實現顆粒歸倉。同時發揮全省1.7萬台烘干機械作用,推廣先進適用的烘儲技術,改善烘干、儲存條件,收獲后及時烘干儲存,減少糧食收獲后的霉變損失。

  “今年全縣秋種計劃面積257萬畝,其中小麥177萬畝,雙低油菜50萬畝。”壽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為確保面積落實,已開展秋種作物種植意向調查,確保“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田”。強化科技支撐,實現科技特派員農業行政村全覆蓋。發布5個優質小麥、5個雙低油菜主推品種和6項主推技術,逐村開展技術培訓指導。

  今年,安徽省把確保小麥、油菜播種面積不低於上年作為秋種的首要任務,共安排小麥4280萬畝、油菜690萬畝。

  在保面積的前提下,各地將因地制宜安排品種區域布局。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條件,擴大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和雙低油菜的比例,提升優質化水平。通過進行精耕細作,深入挖掘農業生產潛能。採用先進機械,適期適墒適深播種,確保一播全苗、壯苗。加大智慧農機應用,推廣精准整地作業。根據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土壤墒情,合理確定播量和播期。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安徽省堅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優化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提高配方肥覆蓋率。採取種子包衣、藥劑拌種、土壤處理等措施,控制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強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高效植保機械和精准施藥技術,實現農藥減量控害。

  今年,安徽省將進一步提高糧油供給質量和效率,打造優質專用糧油升級版,加強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據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副局長曹高飛介紹,各地將圍繞先進種植模式,省市縣分層級共建“按圖索糧”升級版示范田。皖北平原地區示范田面積1萬畝以上、江淮丘陵及皖南山區示范田面積5000畝左右,“示范田要全部實行優質專用糧食訂單生產,嚴格落實‘單種、單收、單儲、專用’,集成落實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訂單履約率達到100%。”

  秋種期間,全省將組織農業專家、科技特派員和1.3萬余名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包村聯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推動全省2萬多個300畝以上種糧大戶,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提高秋種生產組織化程度。(史力)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2/09/5039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