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要闻

打造“六最”品牌争创全国一流黑龙江省出台实施意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2022-10-0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黑龙江省将以“数跑龙江”为统领,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品牌,高质量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标是到2024年,数字政府建设协调机制基本健全,基础平台不断夯实,业务应用集成便利,数据壁垒基本打破,数据价值有效释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25年,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具有龙江特色、全国一流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成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35年,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建成以数据要素驱动的现代化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

  《意见》围绕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的制度规则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其中,在拓展数字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要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全省统一网上受理系统,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充分发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推进政务服务网点和自助终端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全时在线、渠道多元、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数字技术助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一业一证”等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途径。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强化涉企信息共享应用,强化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在强化数据归集治理方面,摸清全省政务数据资源底数,建立覆盖全省各层级的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形成全省政务数据“一本账”。加快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按需归集、应归尽归”,完善全省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加快完善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一批高质量主题库。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成立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黑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重点任务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营商环境局,负责具体组织推进。各地各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建省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委员会,深入研究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应用。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数字技术助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一业一证”等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途径。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强化涉企信息共享应用,强化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在强化数据归集治理方面,摸清全省政务数据资源底数,建立覆盖全省各层级的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形成全省政务数据“一本账”。加快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按需归集、应归尽归”,完善全省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加快完善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一批高质量主题库。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成立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黑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重点任务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营商环境局,负责具体组织推进。各地各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建省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委员会,深入研究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应用。(记者 曲静)

  黑龙江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攻坚着力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做好培育壮大“新字号”等三篇大文章,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系列政策措施,显示出以数字经济引领…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2/10/5052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