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教育资讯

贵州十年:乘“云”驾“数”精彩蝶变

2022-10-0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网上总有人问,为什么贵州让人刮目相看?谁能想到,那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的贵州,竟然实现了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五、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而贵州的这一切变化,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乘“云”驾“数”,精彩蝶变。

  现在的贵州有了个新的称号,叫“中国数谷”。说起这个称号的由来,是因为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全都建在了贵州。贵安更是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如今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了贵州的一张新的“名片”。

  借助大数据优势,贵州很多传统企业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成为新贵州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年,仅贵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率”就超过了85%。去年,贵州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近1/3。

  就连贵州人的生活,都处处可见“数字化”的影子。以贵阳市为例,云岩区建成了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慧书房”,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乌当区有了用手机扫码就能购买蔬菜的“智慧微菜场”,让居民买菜做饭更方便了;南明区花果园社区实现了智慧消防和智慧物业,让居民的安全感提升了……

  “数字化”还带来了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超市、智慧餐厅、远程医疗等业态新模式,让老百姓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巨大魅力。截至2022年6月底,仅远程医疗服务总量就达到了303.2万例,让无数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因为“数字化”而受益。

  提起贵州,就不得不提贵州的桥梁。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修路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这难不倒勤劳智慧的贵州人民,为了打通这些公路,贵州在高山峻岭间架起了多达2万多座桥梁。正所谓“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这才有了来贵州不看桥,等于是白来的说法。在世界高桥前一百里,贵州就占了40多座,因此贵州也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贵州桥梁不仅数量多,还创下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像什么世界最高桥、世界跨径最大钢筋混凝土梁桥、世界钢筋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度桥梁、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桥塔……全都在贵州。很多旅行爱好者来到贵州,就是为了“打卡”贵州的桥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桥梁,贵州成为了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10公里。正是这些桥梁,打通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正所谓“靠山吃山”。逐渐“绿”起来的贵州,生态变好了,交通和硬件设施改善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也更大了。现在的贵州只能用“山清水蓝”来形容,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8%,30项生态文明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原本就有着“夏季避暑圣地”之称的贵州,成为了旅游爱好者的“天堂”和“网红打卡地”。而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旅游平台,更是为来贵州旅行的游客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让所有游客亲身体验贵州的巨大变迁。

  贵州变了,山更绿了、路更宽了、老百姓的日子更好了。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贵州扬帆起航的新起点。不知下一个10年,贵州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惊喜呢?让我们共同期待!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2/10/5070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