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有关飞蛾扑火原唱背后真相是什么?

2023-01-1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月11日,哈里王子的自传出现在很多书店的书架上。上架首日销量高达40万,创下了令出版商目瞪口呆的纪录!

  他抱怨哥哥的房间比自己大,哥哥享受的待遇比自己好,吐槽王室对梅根的敌意,缅怀母亲戴安娜的无辜离世……

  他在书里详细解释了这个书名的由来:当他出生之后,父亲查尔斯非常开心,然而却并不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小儿子终于到来,而是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最大的使命已经完成。

  而且,按照欧洲王室的惯例,私生子是不能继承王位的,所以贵族必须与自己的合法妻子生下继承人。哪怕他对这个妻子毫无感情。

  当哈里降生的时候,查尔斯夫妇的感情已经岌岌可危,查尔斯一心想着自己的“真爱”卡米拉。他打算完成“备胎”任务之后,就全心全意和情人厮守。

  在哈里12岁那年,戴安娜车祸离世。从此之后,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小王子内心细微敏感的情感变化。

  其实不用开口问,也能从王室工作人员的态度里得到答案。工作人员永远把威廉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更关注威廉的一举一动。

  就连卡米拉,也选择忽略掉哈里。书里提到,戴安娜死后,卡米拉和查尔斯的恋情日益公开化,她希望嫁入王室,就必须赢得主要成员的好感。

  可是哈里只能隐忍于心。戴安娜去世之后,威廉是他最亲的人,是他唯一的同胞兄长。兄弟之间,很多事情都可以不计较。

  说来不可思议,这是一个如同农村老太太们坐在村口闲聊的故事:某某家里的两个儿子本来关系还可以,长大后各自娶了老婆之后,兄弟俩就渐渐反目了,最后竟然老死不相往来……

  英国王子迎娶一个二婚的美国黑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的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也是执意要娶来自美国的辛普森夫人。

  在他们结婚之前,威廉对梅根应该是一种“无感”的态度:不怎么喜欢,但是也不至于对她有太多的敌意。

  用“一天一个幺蛾子”来形容梅根,并不过分。在婚礼之前,她就因为和原生家庭的纠纷,使王室深陷舆论漩涡;婚礼之后,她又多次苛责王室工作人员,气得工作人员递上辞呈。

  梅根曾经对生完孩子的凯特王妃肆意评论,说凯特是“孕傻”。受到冒犯的凯特非常严肃地回应:“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熟到你可以对我说这样的话。”

  威廉夫妇和哈里夫妇之间摩擦不断,成为英国小报关注的重点,已经损害到了王室的声誉和颜面,这是威廉绝对不能容忍的。

  威廉冲进房间,和哈里因为梅根的事情大吵一架,用“粗俗”“不好相处”“令人厌烦”这样的字眼形容梅根,哈里则不停地为妻子辩解,同时对威廉口出恶言。

  哈里在书里写道,一开始,他们无所事事聊了聊天气。后来,无论自己说什么,查尔斯和威廉都会进行否定。

  威廉对这个叛出王室的弟弟积累了太多的不满,但兄弟之间最本质的矛盾在于——威廉完全搞不懂弟弟为何选择离开。

  他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要戴上那顶王冠,整个英国都知道这是查尔斯亲王的长子,是未来的英国国王。

  “他秃得吓人,比我秃头的程度严重多了。”哈里在书里抱怨威廉的秃头,抱怨威廉长得越来越不像妈妈。

  然而,哈里却根本不明白。作为王储的威廉,首先是查尔斯的儿子、温莎王族的继承者,来自父系的传承和烙印,早已不允许他一直沉浸在丧母的阴影里。

  哈里的自传里提到,他和威廉曾经一起去过母亲车祸丧命的那个隧道。原以为隧道一定曲折漫长,没想到却很短。这令人震惊,这么短的隧道,怎么就出车祸了呢?

  英国王室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除了当年“光荣革命”赋予王室的法理性权威之外,还有历代君主努力维护的“卡里斯玛权威”。

  所谓卡里斯玛权威,又称“魅力型权威”,是指统治者拥有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通过智勇双全的政治品格来博得民众的拥护和追随。

  哈里王子的曾祖父乔治六世,那位在“二战”中无惧德国轰炸、坚守在伦敦的口吃国王,就是凭借自己的勇气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他的祖母伊丽莎白二世,则用尽一生的心血去维系王室的尊严与荣耀。

  而现在,哈里王子毫不留情地揭发所谓的“王室内幕”,无异于是在践踏前任君主费尽心力树立起来的卡里斯玛权威。

  这些尚可以被认为是兄弟之间的打闹,是鸡毛蒜皮,但是哈里自曝亲自杀了25个塔利班士兵,像“吃棋子”一样,则给王室带来了巨大的争议。

  “在激战中,我没有把这些数字想象为人。如果你把它们想象为人的话,你会下不了杀手。它们是从棋盘上移走的棋子,在它们能杀死好棋子之前被拿下的坏棋子。我接受了将它们“异化”的训练,那是很好的训练。我在某个层次上认识到,这种学来的超然有问题。但我也将其视为行伍生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还有人指出,哈里王子的这种“直言不讳”,很可能给王室和他自己带来安全隐患——万一塔利班进行报复呢?

  一本自传,成为了哈里王子攻击王室的有力武器。然而,这个武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然会反噬自身。

  伊丽莎白二世为了守护王冠,一生谨慎隐忍,把自己的所有欲求都放在王室之后,履职尽责到生命的尽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1/5537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