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教育资讯

火蓝刀锋向羽这又是什么梗?

2023-02-1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中国历史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和亲到底有没有用,用一个女子来换取“和平”在今天看来实在是不靠谱,当然在当时也未必。和亲嫁女这种事情在当时看来并不屈辱,而且还有扬我国威的作用。

  在中国大一统王朝里,在对待少数部族的问题上汉唐宋明有着明显的区分,只有汉唐和亲,宋明不和亲。这里诡异的是汉唐和亲,但最后压制少数部族,宋明不和亲,但恰恰都亡于异族。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和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妥协,是一种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两宋虽然不和亲,但又给岁币又称儿子的,哪个更丢人?明朝倒是不称臣,不割地,不和亲了,后来还是亡于异族之手,“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唐代诗人对汉唐两代和亲的诟病。 北宋的柳开也以大美女王昭君的名义写了一篇文章对两汉的和亲政策多有讥讽。

  综合来看,和亲应该说有用。但只限于短期内会起到一定作用,长期却未必,如果继续有,只能说是有其他利益捆绑在一起,汉代的公主的身份是假的,但在政治上却是承认的。唐代和亲公主基本上都是宗室是真的,但所有和亲后面还有一点就是经济和技术援助。汉唐和亲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是汉唐国力强大。因此说和亲政策不能说错。宋史里记载富弼出使辽国,有一次辽国皇帝让富弼向宋朝皇帝把女儿嫁给辽国太子,富弼当场就给拒了,不仅如此,两宋三百年确实不管是对辽,西夏,金,蒙古。都不曾有过和亲之事。和亲在这里面有一个原则性问题,谁弱谁当女婿,谁强谁当老丈人。一旦和亲,半个儿也就不能和“爹”翻脸了。

  两宋朝为什么不和亲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辽朝,金朝和元朝这种大国,不屑于当宋朝女婿。在明朝的时候,女真已经有些文化了, 女真积极和蒙古各部联姻,而且这一策略一直延续到清末。满蒙八旗之间互有娶嫁,对于清帝国的民族政策也是一种好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是不会和明朝联姻的。

  还有就是和亲目的和类型也各有不同,一种是处于优势时和亲,一种是处于均势时和亲,一种处于劣势时和亲。这三种类型里前两种类型的和亲并不屈辱。第三种就是侮辱的,换言之,如果宋明和亲肯定是第三种,这样的和亲肯定没有任何意义。汉朝后期的和亲乌孙,匈奴和亲乌孙,唐朝和亲吐蕃、契丹、奚,蒙古和亲吐蕃、高丽,辽和亲西夏,这些都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 并不屈辱。应该说,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交往中就有两副面孔。一副面孔就是打到你跪下叫爸爸。比如突厥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还有一副面孔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暂时处于劣势,找个公主给嫁过去,化敌为翁婿。女婿还能打老丈人吗。汉代有八位公主和亲,唐代有二十三位和亲公主, 唐朝的所有和亲出去的公主(包括假公主),都成为其他国家君主的正妻(王后),地位崇高,在这一点上,汉代公主基本上都是为侧室。虽然都是远嫁异族他乡,但是每个人的命运却迥异不同。但有一点说明的是,幸福的几乎没有。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和亲技术作为一个政治行动,代表的信号就是“友善”“和平”。无论这是屈辱的还是平等的。寄希望于就是用本国女人来作为政治代言人,操控别国政治。这显然是异想天开。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2/5676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