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人才信息

关于厂(chǎnɡ)墩(dūn)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2023-05-0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网络热词,这一代人早已习以为常,从《你是GGMM》破圈到《蓝瘦蘑菇》破土动工,这味道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一开始,朋友说“绝”,下一个跟风,继续加码,说“绝”,最后一个人直接超双倍,亮牌,“绝儿子”就诞生了。

  网上很多人表示,之所以讨厌“觉觉子”,正是因为这种无脑拼接,违背了基本的构词逻辑,没有中文应有的美感和意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艰辛。

  之所以“绝对儿子”会给那么多人带来不适甚至愤怒,其实是因为害怕。以“觉觉子”为代表的新网络流行语,构建了一种“文字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效应”于1970年由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正博提出。简单地说,当一个物体的形象极其接近人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人类时,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慌和厌恶的反应.“觉觉子”之类的词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觉觉子’是一个过分夸张、反复强调的无意义词汇,像汉语又不像汉语,像人类语言但又不完全像。

  让我们回顾一下“绝对儿子”夹杂着“跺脚jiojio”和“真低头”的表情。如果你觉得头皮发麻,其实是这个词在你的脑海中指向一种矫饰过度的形象。

  因为,在网络和媒体极度发达的网络时代,文字的语义明显萎缩,信息的高速交互和迭代,空前加速了文字情感的饱和。

  目前,语言比金钱更膨胀。以前在网上聊天,一个“哈”就可以表达开心,但后来,就需要“哈哈哈哈”了。现在不打十几个“哈”,人家就会觉得你在敷衍或者质疑。

  每个人都容易在网络上过度表达,就像网络上整个人都得了甲亢一样,每个人都在嘶哑尖叫,那么你只能通过大声来抵制这种噪音。

  无论是对“专子”的过度使用,还是对“专子”的变态反感,都是语言贬值时代人们表达力下降的不适应。

  每一批网络热词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争吵。2013年,冯小刚导演因在微博上批评“屌丝”一词,被千万网友拉入舆论漩涡。

  一方面,以知名汉字博主@王左中右和各大传统媒体为代表,怒斥“绝爵子”等网络热词滥用汉字,认为这是“既不优雅也不尊重”。

  使用“绝爵子”等网络流行语是每个人的自由,但“绝爵子”的出现确实标志着中国新词的产生,可能正在走向虚无主义。

  从2010年的《吉利》到2011年的《吐槽》;从2012年的“屌丝”到2013年的“土豪”,再到“Hardcore”、“Introduction”、“PUA”……你会发现,“绝对孩子”在网络热词中被认为是异类这些年来。

  以往的网络热词,大多指向明确的动作或意义,并包含一定的信息量,因此具有实用性和生命力,所以没有引起极端争议,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时间下来。

  就好像杜甫在赞美一座山的雄伟。他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照片并写道:“我会是山顶,一眼望去就是最好的。”

  曹植夸女人漂亮,他在朋友圈发文:“南国有美女,绝美。”如果李白是2010年出生的小学生,在赏月的时候,他会在日记里写:“不识月,故曰绝觉子。”

  高等数学课不能用“Zeupezi”来表达“无穷大”,更不能想象用“Zeupezi”拍电影《舌尖上的中国》.

  人们在网络上创造和使用越来越多的虚无主义热词,其实是为了对外迅速形成信息辨别,对内准确建立同理心

  JosephFendries在《语言》一书中讨论:“语言和集体相互关注,有分裂和融合两种倾向。》

  在信息嘈杂、声音嘈杂的网络上,如何快速找到相似的人,准确划分阵营?不断的重读和使用,强化标签属性。

  持有不同的“新语言”,人们互相观望,互相敌视,挖出沟通鸿沟,消灭异己,狂欢一旦你不再追逐一些新的热词,就意味着你被排除在某些圈子之外。

  所以,你只是在脑子里重复“绝对孩子”,一切都可以是“优秀孩子”,仅此而已而不是在这种社会竞争和人群撕裂中陷入语言选择的困惑。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效率会越来越高,理解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5/6066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