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企业新闻

6月或现感染波峰!省级党委书记再以这一身份部署:坚决防止暴发反弹

2023-05-2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据《广西日报》报道,5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以“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的身份主持召开了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挥长共有两人,除了刘宁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也是指挥部指挥长。

  她是一位“70后”,1971年10月生,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曾在江苏工作,担任过淮安市市长、市委书记,2021年2月跨省到了广西。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指挥部召开会议是在2月22日。当时的会议是研究部署“乙类乙管”阶段广西疫情防控工作。

  当时,刘宁提到,3年多来,广西与全国一样,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广西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5月22日的会议,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当前疫情形势的分析判断和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乙类乙管”阶段广西疫情防控工作。

  据报道,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对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形势做出研判。

  钟南山说,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

  钟南山介绍,根据预测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约4000万/周,6月底波峰约6500万/周。

  5月19日,广西疾控中心专家对媒体表示,“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广西自4月底开始病例数出现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阳性率也呈现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未超过预期”。

  上述专家提到,根据相关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至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较好保护人体的作用;我国去年12月第一波疫情至今正好5个多月的时间,人体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保护力可能会减弱,再感染的风险逐渐增高,与国外疫情流行规律一致。

  “由于个体差异,抗体水平维持的时间不尽相同,感染的风险也各异,但未接种疫苗、未全程接种疫苗、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上一波疫情未感染的人群感染的风险更大。”

  政知君注意到,这次会议一方面肯定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称广西“坚决守好边境国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他说,坚决防止错判、错位、错治,统筹抓好疫情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应急物资储备等各项防控措施。

  要切实加强疫情跟踪监测,坚持常规与应急监测、输入与本土疫情监测相结合,紧盯重点区域特别是边境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正在筹备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东博会等大型会议活动,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管理,坚决防止出现疫情规模性暴发反弹。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此前提到,第一届学青会是党中央交给广西承办的第一个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运动会。

  在5月22日的会议上,刘宁还提到,要加快补齐医疗救治和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短板,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养老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多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科学理性看待疫情。

  刘宁强调,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在保持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提高统筹协调效能,坚决稳住经济发展大局。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5/6158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