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企业新闻

广东金融靠“专”字诀赋能科技自立自强

2024-01-2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文章。科技金融排在“五篇大文章”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回溯过去一年,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一直在扎实铺好“智造强省”转型之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金融”力量的支撑。

  近年来,广东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供给创新力度,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辖内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达47%和37%。

  近日,南都·湾财社推出年度策划“广东金融的五篇大文章”,策划第三篇,关注的正是科技金融。2023年,南都·湾财社持续跟踪观察广东在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回顾全年,“专”字诀可以说是广东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支持科技机制的共同发力方向。从建立专项机制到设立专营机构,再到推广专业技术、创新专属产品、打造专项服务,广东金融在不断提升高质量支持科技生态圈运转能力上,正呈现软硬一体、多层次发力的新趋势。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头部的锂电池企业,近期公司订单激增,但要完成这些增量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州一家专门从事AI+机器视觉锂电检测的科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有这样“甜蜜的烦恼”。

  在了解到该企业存在轻资产、零抵押物等问题影响授信融资后,一家国有大行广州分行的科创中心联动本地支行,多次实地调查,查阅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等措施进行了充分尽调,充分肯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同时保持与审批部门、政府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密切沟通,探索有别于传统授信方式的新思路,最终以申请入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知识产权专利质押形式,成功为企业发放一笔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了企业订单激增带来的资金需求。

  在广东,由银行科技支行等针对科技企业的专营机构出面,解决科技企业经营特点影响授信融资问题的案例正越来越多。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获悉,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广东省辖内已有26家银行机构设立146家科技支行及科技特色支行,通过深入科技园区、下放授信权限、打造专业团队等方式,将金融服务触点延伸至科技企业“家门口”。

  近年来,广东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加大重视和鼓励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从自身战略出发,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依托科技资源集聚区设立科技支行,提供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

  在广东多个地市在科技金融政策中对科技支行有所布局。例如,广州在2023年10月出台的《广州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中提到,鼓励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在穗新设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营部门。江门市也在其2022年印发的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力争到2024年全市设立科技支行40家以上。由此可见,科技支行正在成为广东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基地”,并将继续在数量、形态等方面不断扩展。

  如果把科技支行建设视为金融业支撑科技企业发展的“硬件”,要让这些硬件更好运转起来,配套的“软件”也必不可少。这既包括专业的技术评价体系,也需要创新专属产品和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企业的多层次专项服务支持。

  总部位于广州的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时间和空间基础信息卫星导航芯片设计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斗导航系统领域具有长期大量的科研布局。

  但公司副总经理李勇表示,长期以来很难获得与科研实力相匹配的融资额度,尤其2018年以前,想找银行贷款非常难。直到2019年,公司通过借助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形成的评估价格,从某国有行获得3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到如今,李勇明显感觉到金融机构的转变:“对轻资产、重技术公司匹配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银行对于科技型制造业企业的支撑力度不断提高,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不断改善,围绕科创企业“知产”评估转化为“资产”是其中的重要变量。

  据了解,当前广东监管部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广东成为全国首批扩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的四地区之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放户数和累放贷款金额分别为上年同期的1.8倍和近2倍。

  例如广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启新模具,作为广东省精密压铸模具研究中心,在精密加工设备领域研发实力突出,这家企业在一家国有行的“技术流”等级评估体系中得到“T5”评级。在企业无任何抵押物但处于急需资金扩大生产阶段时,从银行获得了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2023年,该行又为企业申请增加信用额度,拟增加至5000万元,给予企业更多的信贷支持,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配合科技企业的梯度培育发展提供相应服务也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其中以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十分突出。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方面获悉,2023年1月-8月,省工信厅推动8家合作银行机构为超1万家次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1200亿元。“我们公司从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始银行融资就变得明显便利很多。”今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广州成至智能廖科文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说,当前已有多家大型银行设置了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对获得认定企业提供流程相对简单、额度较高的金融支持。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看来,以产品与模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符合行业特点的特色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强“融资+融智”的综合化服务能力,是增加资本供给,提供全周期、立体式、全方位资金支持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路径。

  同时,可进一步引导资本流入关键平台、关键产业、关键环节。例如聚焦产业园区主体,打造差异化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传统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广东既是传统制造业大省,也是先进制造业强省,对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3年11月,广东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会上提出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这也是2024年广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关解读指出,广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发展动力来自科技创新的驱动。二是绿色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三是高端化,实现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要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必不可少。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袁明男看来,“金融机构应该将制造业作为支持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广东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袁明男建议,面对广东新型工业化的变革需求,金融机构要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方针,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定位,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力度,重点在获贷数量、新增规模、融资结构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金融资源要素投入与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统一。也要根据大中小微型工企发展规模,细分市场定位,进一步明晰客群目标,制定差异化、特色化融资方略,全力服务工业化,充分满足新型工业化投融资市场需求。聚焦中小微型工企发展涉及的传统产品升级、项目技改、产业产能提升、科技创新转型领域,可加大金融资源要素配置力度,持续强化“输血”功能、化解资金紧缺矛盾,进而提升工企自身的“造血”能力。

  袁明男同时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深化银政合作,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建议各地政府与金融机构全面对接,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明确的合作范围和企业清单,包括重点制造业客户、重点科创类企业、重点产业园工业园产业集群项目等,而银行则在准入、定价、规模、效率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建议政府对相关经济主体给予一定扶持,包括提供财政补贴、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给予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并协助银行实现对经济主体的资金监控、担保权益落实等。

  袁明男表示,近两年,较多金融机构与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政府部门合作,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的形式开展业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担保不足的问题,效果较好。建议政府出台全省统一的增信政策,明确各种模式在业务流程、准入标准、补偿比例、贷款要求等方面的做法,重点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建立完善的系统性风险分担机制。

  在广东迈向“制造强省”的征途上,金融业如何加大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围绕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广东银行保险业如何精准发力赋能企业做大做强?展望2024年,广东又将如何书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接受了南都·湾财社记者的专访。

  南都·湾财社: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供给创新力度、支持广东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广东监管局:我局始终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积极主动作为,持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加强对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监管政策引领。联合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专项政策措施,同时加强窗口指导、监测分析和政策引领,从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入手,引导鼓励加大信贷资源投放,完善差异化授信评价和激励考核机制。

  二是完善机制建设,强化科技领域银企信息共享。与省科技厅签订备忘录,建立科技金融信息与数据共享机制,推动金融和科技领域相关信息数据常态化高效互通。

  三是用好试点政策,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广东成为全国首批扩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的四地区之一。建立考核监测机制并开展专项通报,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门培训,推动扩大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推动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促进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便利化。

  四是争取政策支持,强化科技保险风险保障。聚焦关键领域,支持保险业服务广东省国产汽车芯片应用,通过联合有关部门多轮召开专家论证会、争取保费财政补贴、督导机构完善产品条款等措施。

  南都·湾财社: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担保难、需求急等特征。近年来,广东监管局是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纾解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其中有哪些亮点与创新举措?

  广东监管局:一是探索发展投贷联动,在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金融服务。支持辖内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外部投资机构深化合作,通过借鉴风投机构行业研究优势和投资理念,探索“共享客户、独立投贷”的投贷联动模式,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助力优质“早”“小”科创企业的筛选和识别,推动信贷资金的尽早介入。

  二是聚焦科技型企业“有什么”,丰富拓展融资担保方式。支持辖内银行机构科学合理拓宽押品范畴,积极开展符合科技型企业特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融资等动产和权利融资。

  三是强化风险分担和补偿,推动银行机构敢贷愿贷。通过“银政”“银担”“银保”等合作模式,有效分担业务风险,推动银行机构对“早”“小”科创企业的敢贷、愿贷。

  广东监管局: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监管引领,积极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完善顶层设计。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要求,引导优化金融资源供给,加快推动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金融支持,引领和促进辖内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特征,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支持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二是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水平。鼓励和支持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完善专业化组织体系建设、优化产品服务模式、强化多方联动对接、加大风险保障力度,持续提高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能力水平,加强对优质做法案例的通报推广和政策奖补,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具专业化、体系化和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共享和配套保障,营造良好科技金融营商环境。密切联动科技、工信、知识产权等主管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大力促进科技创新领域信息联动和共享,持续推动缓解信息不对称,助力银行保险机构精准“画像”和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加快推动完善省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争取更多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创造更加优质便利的营商环境,激发科技金融发展新活力。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1/7412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