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走出“象牙塔”、走进“生产线”卓越工程师这样培养→

2024-05-1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专门支持30所高校增设了41个工程硕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单列了近1.7万名硕博士计划和推免指标,支持高校联合中央企业建设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打破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模式,搭建校企协同的新型培养平台,加大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据了解,与传统工程师培养路径相比,卓越工程师培养实现校企双主导,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教材、共同组建校企双导师队伍。学生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除了在校内学习之外,还将在企业进行为期两年或三年的专业实践,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锻造真能力的培养导向。截至目前,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双导师队伍已达1.7万名,其中企业导师8100多名,一线余人,广大学生们不断走出“象牙塔”、走进“生产线”。

  在评价方式和学位标准上,卓越工程师培养着力扭转“唯论文”倾向,探索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前不久,《学位法》正式颁布,把实践成果与学位论文并列,都可作为申请学位答辩的基本内容,为工程硕博士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提供了法律保障。下一步,教育部将推动专项试点高校制定工程硕博士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实施细则。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5/7972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