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房产信息

大兴1125户村民陆续住进新家

2024-12-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本报讯(记者 陈强)昨天起,大兴区安定垃圾填埋场周边综合治理异地迁建项目东片区开始交付,前野厂等3个村总计1125户村民将陆续拿到新家钥匙,从过去的平房搬进崭新的独栋小别墅。从去年5月1日起,该项目西片区已有首批4个村800余户村民搬进新家。

  安定垃圾填埋场周边综合治理异地迁建项目东片区新房,紧邻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桑林——御林古桑园。在交付中心办理完手续,村民们陆续领到新家钥匙。崭新的小别墅一排排,都是尖顶独栋造型。“这房子看着真漂亮,房前屋后的环境,也比过去村里强太多了!等明年开春,路两边的草坪长起来,新家周围就更好看了。”领到新房钥匙的陈山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开始验房,“我们准备把这小别墅改造成民宿,到时候,来咱们安定旅游的游客就能享受更好的住宿环境了。”

  陈山山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安定镇后野厂村村民,还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近年来,她带领合作社推出了桑叶茶、桑菇酱、桑叶酱等具有安定镇特色的产品,助力农桑产业的多元发展,带动了不少社员增收,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拿到了小别墅的钥匙。

  不论是西片区还是东片区,都配套建设了水电气热等民生设施以及商业、医疗、文体活动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农村生活特点和百姓居住习惯,安定镇还确定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新里坊制”建设风格,整个居住区街道非常规整,村民串门、走亲戚更方便。

  安定垃圾填埋场于1996年建成启用,主要用于消纳本市南部地区的生活垃圾。为落实“双碳”战略,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北京市明确改造升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安定循环经济园区。在此背景下,大兴区抓住宅基地改革试点契机,统筹园区建设与周边村庄发展,针对垃圾填埋场周边7个村村民诉求,改革创新出了“村庄异地迁建”的模式。

  “村庄异地迁建”模式是村庄整体搬离原址,村民宅基地按照“一宗换一宗”,统一置换为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高标准独立式住宅,也就是独栋小别墅。住上新家的村民,仍然拥有宅基地。安定镇党委书记刘建波说,这种改革不征地、不转非,通过落实每宅“三分地”政策,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节约了村庄用地规模。大兴区通过联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改革,把节约出来的土地作价入股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预计30年合同期收益可达5.4亿元,比征地方式提升158%。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12/9050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