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72亿人坚定做多祖国!

2022-10-1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从2012年的2.19万亿元,到2022年的27万亿元,十年时间,中国公募基金的市场规模翻了12倍。这一趋势,目前仍在持续。

  类似这样的对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网络热搜榜上,“基金”二字也时常出现,网红基金经理蔡嵩松,称呼常年随着业绩,在“蔡总”和“小蔡”之间摇摆,一度三个月四次登上热搜。

  基金,已成为我国民众最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之一。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已经超过7.2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每两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买过基金。

  公募基金总规模上,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卢森堡和爱尔兰。后二者的规模之所以如此突出,主要在于当地******的基金可在欧盟及全球多地自由销售,且享有优惠政策和移民投资的价值,从而成为很多国家的基金进军海外的******地。抛开上述原因,从为本国民众投资服务的角度,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已是世界第二。

  从1992年第一只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设立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基金”面市,到“全民养基”,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走过了漫漫30年。

  1992年成立的淄博乡镇企业基金,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首次发行规模达1亿元。此后数年,全国先后设立75只基金,业内称之为老基金。

  1998年3月5日,第一批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在深圳和上海成立。同年3月27日,基金金泰、基金开元获准发行,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元年的到来。

  彼时,由于市场认知不足,刚发行的新基金还曾被当作股票来进行炒作。比如金泰上市交易时,开盘价就达1.45元,并在此后连续涨停,一个月后涨至2.43元,涨幅超过140%。

  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设立,拉开了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时代的序幕。直到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出台,中国公募基金才正式步入正轨。

  在这一时期,新生公募基金的表现普遍不佳。这在于公募基金主要投资于股市,而2002年至2005年,A股正处在一波长达数年的大熊市中。

  这种历史渊源,开启了基金与股票的深度绑定,由此成为投资领域的一条主线年A股大牛市的到来,公募基金规模得以快速扩容,从千亿规模扩展到万亿规模。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基金开始逐渐被国内民众所熟知。

  之所以如此,首先在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用投资理财来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对冲通胀,逐渐成为刚需。其次,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步入社会,年轻一代对基金的接受速度更快,更乐于进行投资“搞钱”。最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基金买卖更为容易,即便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也可以在网上很方便的购买基金。

  在知乎上,一条关于“如何评价基金经理及基金的选择”问题下,点赞最多的回答很干脆,挑选基金经理只有两个标准:

  2020年初,一位08年入市的基民老曲,遇到了通过投资基金买房的前同事,让他重新对基金燃起希望。

  2006年至2020年,偏股型基金指数累计涨幅接近1300%,年化收益率超过19%。但来自基金业协会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自投资基金以来盈利的客户仅占41.2%。

  一边是偏股型基金年化19%的高收益,一边是近60%的基民亏钱。似乎,基民亏钱,真的不怪基金业绩。

  具体到投资行为,该报告指出,定投基民的盈利人数占比和平均收益率水平,均高于非定投基民。而在交易频率方面,交易次数越多,盈利情况越差。

  基民平均每月买卖行为不足1次,盈利人数占比达55.14%,平均收益率为18.03%。而如果每月买卖次数达到3次以上,盈利人数占比则不足45%。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主动权益基金(剔除ETF、指数型以及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基金中,仅282支取得正收益,占比4.15%,亏损基金占比高达95%。

  一边是重要性日益增加的金融重器,一边是“绿肥红瘦”的基金收益,这种矛盾下,行业很难持续向好。

  基金行业发展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2/10/5098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