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中介信息

有关彩虹争霸赛怎么玩真相是什么?

2023-01-1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推动了国家的繁荣。而他喜欢玩弄权力,有滥用公权为自家谋利的事迹。有因推荐窝囊废亲戚,而受到了国君的面责。2、商鞅:……战国的第一改革家,结局是

  3:韩信:“兵仙”。是历代公认的中国兵家排名前十的人物。因得罪刘邦以及封王的事情,最后被吕后灭族。4、白起:战争机器,历代公认排名兵家前十的另一个家伙。因不服从秦王而被判死刑。

  如果《三国志》只举1个例子,或者4个当中有1个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必有太多的脑洞。但这4人都有的消极的行为,而且全是跟国君闹掰的大臣,如果再看不懂也就是屁股问题了。

  陈寿的意思很清楚。他觉得:曹操就是一个不受控制的多刺大臣。说到底,就是个以下犯上的主。“我做周文王”啥的?就是他自夸自擂的小作文。在历史学家眼里,完全就是个“呵呵”。

  曹操对应的:就是那种只会做事但不会做人的臣子。这类人到底是“能臣”还是“奸臣”,主要还是看天子的力量,也就是《演义》里的:“乱世奸臣,治世能臣”。

  此外,把曹操和一群大臣相比,本身就很有趣。就算是孙权,也是用越王勾践的级别来做对应,但阿满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无法沾上君主的光芒——现代网文的主流彩虹屁:“曹操死前也是汉朝大臣”,《三国志》似乎也对此感到担忧啊。哈哈……

  还有,这4个例子如实反映了曹操的4大问题:1、申不害对任人唯亲:一群窝囊废的曹氏家将,常年压制“五子良将”。2、商鞅对曹操的变法:迅速有效,但异常残忍;3、韩齐王对曹魏王。4、白起坑杀对他的徐州之屠。

  没一个是多余的,还都是24史里的着名人物。《三国志》惜墨如金:12个字,就把1个复杂的人设拿捏得死死的。可能也只有1个沉淀了广泛文史底蕴的陈寿,才能做到吧。

  不仅仅是对应的例子。最后的结语,《三国志》说的也很有趣。只评估了曹操的军事水平和谋划能力。类似写法更像是对大臣的评价,而不是对天子。

  由此可见,史书里的天子结语更偏向于仁德和领导水平,然后是思想抱负。虽然史官会赞扬其用兵和谋略,但绝不会像对待曹操这么突出——你想想啊,皇帝最重要的能力还是治人而非治事。

  此外,李世民、赵匡胤这样的用兵名家,《唐书》和《宋史》还专门避免,不去提它。最重要的是,历代天子都有自己的仁德,但没有1人是用大臣来做例子的。要举也得是个皇帝。

  字数不多,但基本上集中在仁德抱负和人格品质。就更不必说用高祖的例子,这是想干嘛了!唯独不敢提及仁政这种事。恐怕是担心把曹操完全抹杀掉了。

  问题是,你再看看《三国志诸葛亮传》:无缝连接了《先主传》里关于仁政的空白,结束。陈寿老爷子这样的阴阳笔法,实在是让人忍不住讲一讲啊。

  如今的人呢,小时候读了点《演义》,又或许没读过,觉得诸葛亮真牛。长大后,又被一些断章取义的网文或者“品三国”啥的带偏了,就觉得自己被骗了,或者是认为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张口就是:《演义》害死人呐,多读读《三国志》。事实上,80%的人都说自己会独立思考,其实也就是没脑子。下次大言不惭之前呢,还是多读读书,读原着,碎片化才害死人呐。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1/5529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