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关于你说我是温柔坏男人真实原因是什么

2023-02-0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笔墨传情,记录了黄河职工坚守母亲河的日日夜夜;黄河安澜,承载了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东平黄河河务局贯彻落实“黄河战略”,广泛收集梳理治黄历史、治黄遗产、治黄工程、治黄业绩、治黄先模事迹等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黄河文化建设载体。

  保护治黄功德碑是东平黄河传承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2019年9月于东平县戴庙镇十里堡村发掘出承载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团结抗洪精神的“段公治黄功德碑”。该碑始立于民国十八年古运河码头,系当地沿黄百姓为褒扬十里堡村乡绅段广寅组织抗洪卫民的丰功茂德,自发树立的一座纪念碑。段氏五兄弟深念故土情怀,响应国家号召,向东平黄河河务局捐赠此碑,立于十里堡险工53坝。

  功德碑出土后,省、市、县级河务部门及地方党委政府,均视治黄功德碑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之宝库精髓,东平黄河河务局以此为契机,为功德碑安装了碑罩,修建了凉亭,安设了副碑,于辖区工程周边增设大禹雕像、凉亭、治水名人墙,全面征集反映各阶段治黄文化的历史类、民俗类产物,筹备文化展馆建设,制定“一带二区”发展规划:借助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环黄河、东平湖水利工程生态绿化带”;将石洼闸、林辛闸、十里堡闸打造成东平湖亮点工程、特色工程,构建“水利工程风景区”;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发掘治黄历史文化,以三座进湖闸及周边工程为平台,构建“治黄文化展示区”。

  青黄相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近年来,在东平黄河文化宣传战线,由于年龄偏大和岗位的调整,骨干通讯员越来越少,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通讯员虽然学历高,但缺乏宣传经验,宣传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日益凸显,如何让宣传队伍青黄有接,持续保持通讯员队伍的强劲活力,是基层河务部门当前做好宣传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为带动,典型引领,该局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区域管理,将通讯员队伍分为三个宣传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年轻骨干通讯员担任组长,及时跟踪文化宣传工作,认真贯彻目标责任制,把全年宣传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让每个单位、部门以及信息员有任务、有担子。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召开晾晒会,通过晾晒成绩、交流经验的方式,不断激发通讯员的宣传热情,涌现出李晓琳、常元哲等一大批新生力量,她们用手中的笔传播黄河文化,讴歌新时代。利用好每周一期的内部资料《情况交流》这一重要载体,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开辟了黄河文化、文化传真、志愿活动、法治宣传等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写作、展示、交流的平台。以“两报三网四号”等主流媒体为载体,通讯《“幸福河”的东平担当》《涵闸上跃动的音符》《实干新风扬正气》《以文辅政淬精兵》《科技赋能新一线》在中国水利网、黄河报(网)发表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负责编辑印发县局内部资料《情况交流》150期,策划“职工风采”岗位标兵宣传等系列活动,弘扬正能量,倡树新作风,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工作氛围。

  合作共赢,打响地方“黄河品牌”。1月1日,东平县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会,这是东平县以政府名义成立的首个黄河文化社会组织,东平黄河河务局作为副会长单位参与此次组织,标志该县黄河文化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继续讲好东平黄河文化故事。

  一直以来,该局与地方媒体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协作关系,组织对该局不同时期各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宣传报道,尤其在黄河文化方面积极主动推送,让社会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文化,支持治黄事业发展。同时,在党建共建、疫情防控、防汛备汛、水行政执法等重点工作中,利用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主动与他们多沟通、勤联系,同时督促通讯员写好稿、多发稿、发好稿,切实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为黄河高质量发展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打响了“黄河品牌”,提升了行业影响力。通过地方媒体报道的《好样的,黄河职工》,讲述了东平黄河职工屈克鹏、林伟等5人参与抢救三轮车翻车群众的事迹,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好人效应,展现了黄河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笔墨深情恋黄河,团结奋斗谱新歌。2023年,东平黄河河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强化河地融合、内外联动,不断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传播力,为凝聚东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提供坚实保障。(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毛明辉 报道)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2/5631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