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有关梦见被狗追真的假的?

2023-02-2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过去几年,威马汽车从一级市场拿到的350亿元资金,已几乎消耗殆尽,公司屡屡降薪、裁员保命,最近又一次陷入全员停薪留职的风波中。

  近期,有消息传出,为了节省资金,威马汽车又将实行新一轮的降薪计划。甚至,有传言称,该公司即将出台全员停薪留职的通知。

  尽管,威马官方在回复相关媒体称,“没接到这个信息”,但已有该公司的部分员工向外界证实,其所在的部门已无需到公司办公,领导不再布置工作任务,工资也已经停发。

  综合各方媒体的报道,关于威马这一轮的薪资调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是在目前薪资的基础上,全员以25%的比例发放;第二个,是各部门均裁员超过70%,剩余员工仍按目前的薪资标准发放。

  事实上,从去年11月起,威马汽车就开启了第一轮降薪: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其他员工则在自身工资的基础上打7折。

  公司创始人沉晖微博的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了今年1月12日。他分享了电影《芙蓉镇》中的一个片段,剧中的一句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或许体现出了威马汽车的处境和沉晖自己的心境。

  沉晖微博的评论区,已成了员工的“讨薪区”和用户的“吐槽区”。有威马的前员工称:自己被欠了好几个月公积金,离职赔偿也没有支付到位。要想将公积金转入到新单位,需要和威马签协议,放弃前期公司欠缴的公积金。

  用户则担心自己车辆的售后问题。有车主反馈,一个小配件,几个月过去了仍没有到货。APP已无法正常使用,售后电话更是很难打通。全国多地的威马汽车体验店,已大量关闭。

  不同于李斌、李想、何小鹏等出身于互联网,在造车新势力中,沉晖是少有的具有深厚“汽车人”背景的创始人。

  创业之前,他在多家跨国公司有着辉煌的履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沉晖更是功不可没,一战成名。

  因此,沉晖亲自下场造车,受到了各路资本的追捧。截至2022年3月,威马汽车密集拿下了A至D轮共计12次融资,入账350亿元真金白银。百度、腾讯、红杉等一众明星资本,成为它的股东。威马汽车也是IPO之前,拿到融资金额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威马汽车品牌创立之初,就摒弃“蔚小理”等同行采取的代工路线,而是投入巨资,在浙江、湖北两地自建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25万辆。但是,公司后续的发展,显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销量最高的2021年,年交付量刚刚超过4万辆,造成产能严重闲置,资金被占用,成本居高不下。

  沉晖曾说,威马有信心成为全球第一家真正实现全年盈利的新造车企业。可是,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前,它不得不和所有同行一样,烧钱换销量。

  2019年-2021年,公司累计实现收入92.07亿元,同期累计亏损174.35亿元,经调整后亏损额也高达136.3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每卖出去一辆车,平均要亏16万元左右。

  持续亏损之下,威马汽车只能尽快上市,以掌握稳定的融资渠道。不过,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仍比“蔚小理”慢了好几步。

  2020年,威马汽车就筹划在科创板上市,一旦顶着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身份挂牌A股,沉晖就能实现名利双收。不过,这一计划很快流产。公司只能紧急调整,于2022年6月,向港股发起冲击。

  公司的合作伙伴们似乎已等不及了。去年至今,威马汽车作为被告的诉讼量猛增,多为供应链企业的合同纠纷,仅在今年1-4月,就有40多起诉讼已开庭或即将开庭。

  2019年,公司产品率先量产,全年以1.69万辆交付,高居造车新势力榜第二,仅次于蔚来(2.06万辆)。

  可当同行们都加足马力向前跑时,威马汽车后劲明显不足。2021年,“蔚小理”齐齐摸到了10万辆的门槛,而威马仅有4.4万辆,被远远甩开。

  已经过去的2022年,造车新势力们虽然增势齐齐下滑,但哪吒、理想、蔚来、小鹏,甚至零跑汽车,都闯进了10万辆交付大关。而威马的销量不增反减,全年交付已不足3万辆。难道,这真如沉晖所言“不是卖不了,而是有意收着卖”,不愿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换“无效增长”?

  比销量下滑更可怕的是公司的资金链。截至2022年3月,威马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36.78亿元,这一量级的资金储备,支撑不了公司多久。

  1个月前,威马汽车终于收到了一个难得的好消息。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披露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拟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控股子公司WM Motor全部已发行股本,WM Motor持有威马汽车约80.93%股权。据此计算,威马汽车的整体估值约为25亿美元,与其高峰时期的估值相比,已缩水超过一半。

  如若一切顺利,威马汽车预计会在今年第二季度,通过反向收购登陆港交所。可是,如今品牌口碑垮塌,沉晖要怎样才能重拾市场信心呢?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2/5746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