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胸有成竹的历史人物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2023-06-0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如此内卷风气甚至带到了英文上,“OK”语气尚且不够强烈,“okk”才是一个会迭词词的正经打工人。

  这种文字聊天时字斟句酌地挑选用词,给句子加上一堆语气词、标点和表情包的行为,被叫做“文字讨好症”。

  身为职场小白,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得不把在学校的说话方法强行改掉,小心翼翼地在每一句话后面都加上语气词和波浪号。

  接到新工作回复“好嘞~”,完成工作发出“做好啦~”,就连和同事在任务上出现分歧,吵架语气都硬不起来,一定要说“这个方案可能行不通哈”。

  就像当大家都通过打出一长串的“哈哈哈哈”以表示自己很开心的时候,只发“哈哈”就会显得你对我有意见。

  听人八卦,一句“我的天哪”就能让对面获得爆猛料的成就感。遇到倾诉,哪怕一句都不听,一句“然后呢”也能让朋友觉得你很上心。

  文字讨好症大概就是说线版本,用放在句尾的语气词与符号来敷衍掉对话中的所有情感细节,只留下一个情绪稳定、亲切友好的空壳。

  我细数了一下和朋友聊天时的讨好症要素,其中语气词“滴”出现一次,应用场景为“让他爱咋咋滴”。

  毕竟,在那些抬个手就能知道你是要讲正事还是恶作剧的人面前,用语气词来装得和蔼可亲,才是一种不尊重。

  明明只是单纯地在传达工作,但如果对面没有用同样的方式回应,自己反而容易陷入“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的怀疑。

  当代年轻人人均赛博职场暴徒,在网上怨气重到可以养邪剑仙,怼天怼地怼不顺心的同事怼瞎指挥的领导。

  最后却发现,这些的语气词还是沦为了职场固定句式,不管内心怨气多大,一加上就仿佛自己是个合格打工人。

  而在文化大环境里,从小被教育“人要合群”“不要当出头鸟”的职场人,面对一水的热情同事,更难抵挡这些文字对自己的同化。

  软化自己的措辞,能树立起情绪稳定、好打交道的人设,也能让人感觉到与自己交流如沐春风,更好地推进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6/6221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