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碳酸锂再次跌破20万车企人士:合理区间应不高于15万

2023-09-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15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5万元/吨至19.2万元/吨,氢氧化锂、部分锂电池废料价格也有所下跌。

  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资源,“锂矿—碳酸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构成了围绕锂原料的整个链条,而碳酸锂的价格,则是产业链条上最具代表性的风向标,在动力电池中,碳酸锂的成本占比达到50%左右。

  其中,电池级碳酸锂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部分三元锂类的正极材料;工业级碳酸锂则主要应用于传统陶瓷、玻璃等行业。

  一家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板块负责人测算表示,2023年8月,其所在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利润率,正在缓慢上升。

  在连续几日的价格波动中,碳酸锂价格再次跌破20万元。至此,“金九银十”的碳酸锂市场预期未能成型。

  之前的9月8日,上海钢联数据曾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3000元,至19.85万元/吨,当时算是年内第二次跌破20万元关口。

  更早跌破20万元关口发生在2023年4月,同样根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彼时的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至19.9万元/吨,较去年11月约60万元/吨高点跌去约67%。

  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从2021年开始,锂价格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推动下,一度进入史诗级别的上涨,一年内上涨超过10倍。

  连续的价格飙升,给产业链条前端的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相比之下,后端的行业企业,利润空间显得相对有限。

  但是,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锂价出现松动,在2023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23年碳酸锂价格已经累计下滑超过10%,距离2022年高点,下降幅度则超过20%。

  一家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板块负责人已经感受到了碳酸锂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格局的变化。碳酸锂价格的下调会带动动力电池成本下降,促进电池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会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减轻压力,产业链利润分配更趋于合理。

  具体来看,随着碳酸锂电池价格的走低,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确会扩大车企的利润空间。在碳酸锂产能的释放和价格持续下滑影响下,供需关系也会得到平衡。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有利于利润空间的提升,短期内还可以帮助新能源车企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规模。

  一名长期跟踪锂矿研究的人士也认为,价格下跌,对后端来说一定是好事情,之前价格高昂,应用端成本不好测算,材料端、电池端都赚不到钱,前端和后端利润分配不均,不可持续,也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现在,如果能稳定住目前的价格,对整个产业有利,每个领域都可以分得一部分利润。

  对于未来的碳酸锂价格走向,上述研究人士给出的预判是,维持在17万元左右比较合适,而上述车企负责人给出的价格区间是不高于15万元为宜。

  他进一步表示,碳酸锂价格的未来走势,主要仍取决于锂盐供需关系、政策环境、上下游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锂价可能依旧会出现下行态势,但是考虑到市场实际供需情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锂价仍有可能出现波动。

  从产业链条的后端来看,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主机厂占据比较重要的作用,现在看来,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使得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主机厂更强势,掌握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随后电池供应链紧张后,电池厂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最难的时候很多车企提前向电池厂预付款,目前又出现电池企业反向跟车企合作锁单,一系列变化,都在重塑着这一产业链条。

  根据上述研究人士的调研,后端企业大部分还是希望能回到2012年之前的市场水平和价格区间,但实际上是回不去的。在现有的市场产业链条中,如果价格太低,也不利于产能和市场供需之间的协调运作。

  下一步,他建议要全产业链考虑问题,不能只从前端,或者从某一个领域去考虑问题,价格不稳对于投资者、生产者来说,比如正极材料企业,都会令他们产生观望心理,不会大规模投资,不然风险会很大。同时,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如果单纯依赖原材料价格带动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并非首选,还需持续通过技术升级来降本。

  除了价格因素,该研究人士还提醒相关企业关注冶炼端环境污染的问题,包括大量尾渣的处理问题等。一旦处理不当,对未来整个生产的判断会有致命影响,令生产受阻,延误碳酸锂产能的拓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兼国资新闻部主任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9/6753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