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要闻

搞承包?大裁员?被逐出2000亿市值俱乐部的牧原股份怎么了

2023-10-1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发布了澄清公告的次日,牧原股份股价仍弱势运行于5日线亿元。从历史上看,牧原股份在非洲猪瘟期间开启了人数与产能的双“跃进”,且一体化养殖模式也一度给其带来优势,但在猪价弱势运行的当下,该举措反而遭到公司的主动调整。

  10月10日,牧原股份在股价两日跌去12%后小幅企稳,截至发稿涨超3%,但仍承压于5日线月以来的低点附近。

  市值方面,截至发稿公司总市值为1969亿,一如其股价的走势一般,相较于年初也已萎缩了近700亿,现已被踢出2000亿俱乐部。排名回落至两市的第50位,而年初其曾位居第34位。

  不过,据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近期探索的承包制度也是自愿原则,不愿意承包的员工公司也并不强制。尝试承包制度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多方位降低公司养殖成本。

  对于市场传言的大规模裁员一事,据Datayes!Pro数据浏览器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该公司的员工总数依旧呈现为增长态势,尽管23年的数据无法得知,但在猪肉价格表现疲弱的当下,其近两年员工人数增长的斜率确实有所放缓。

  结合历史来看,牧原股份的员工人数扩张此前一度相对平缓,主要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当年年末公司总人数不到3万人,但到2019年即飙升至5万人以上,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再度大涨至逾12万人。

  巧合的是,在2018年,恰好适逢非洲猪瘟的流行,一旦感染这种病毒,那么这头猪的死亡率就会达到100%,当时许多国家实施了禁止猪肉进口的政策,农业农村部也在2019年对非洲猪瘟疫点内生猪全部进行扑杀。

  资料显示,在这一轮猪周期中,由于牧原股份采用的是一体化养殖模式,跟传统采用“农户+公司”模式的生猪养殖企业相比,采用一体化养殖模式的牧原股份不但能更好地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保证更高的生猪存栏量,还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其逐渐反超了采用传统生产模式的生猪养殖企业。

  然而尴尬的是,在高猪价时扩张的产能与增长的人工,却不得不去面临随后两年猪价低迷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更新内部承包制度难免令人产生遐想。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报,牧原股份的货币资金为175.53亿元,较上一季报回落近四分之一。

  然而另一方面,公司的短期借款却在2023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截至中报为453.34亿元,明显高于公司现有的货币资金。

  据公开资料显示,短期借款项目为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负债,目前公司的流动资产合计为617.58亿元,但其中主要由421.94亿元的存货、以及175.53亿元的货币资金所构成,当债务到期后,牧原股份如何在猪价低迷及产能过剩的当下,及时偿还债务,也值得投资者们期待。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行业同行新希望从2022年底至今,巨亏140亿元,为回笼资金,曾陆续出售了18个养猪场给关联方。

  从价格上看,猪肉的走势也较为弱势,据Datayes!Pro指标库显示,生猪价格自年初以来呈现单边下行并连创阶段新低,期间虽在7月下旬短暂反弹,但随后再度回归于趋势性走弱的形态当中。

  据长江证券总结,猪在不同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周期,目前处于规模化加速期,我国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差异与盈利差异也较大,行业尚未进入成本方差均向最优收敛,行业各个主体盈亏差异性不大,从而优胜劣汰规律钝化的阶段。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10/6881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