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房产信息

“圆梦·微心愿”致敬城市美容师:辛勤付出有目共睹关爱守护无处不在

2023-10-2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他们迎熹微,送彩霞,风里雨里坚守岗位。他们是城市的唤醒者、街区的美容师,他们是平凡却有光的环卫工人。

  在这座有爱的城市,他们亦在收获感动——春节期间,陌生人送出红包和问候;突发疾病,路人奔跑而来真情守护;遭遇不幸,同事们慷慨援助……

  10月26日,将迎来广州市第36个环卫工人节。广东新快报联合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启动2023广州“环卫工人之家”圆梦微心愿公益活动,新快报天天公益将连续刊登18位环卫工人的小小心愿,搭设“圆梦·微心愿”平台,致敬城市美容师。

  初来乍到,任浩找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但当时他已经43岁,奔来跑去十分辛苦。“有老乡告诉我,可以去应聘环卫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没想到成功了。”任浩说,自从做了“城市美容师”,一家人的生活稳定了很多,在工作中也提升了自信,感受到了温暖。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逢年过节,环卫工人不能全员休息。每到这个时候,任浩总是主动要求加班,“咱就是做这份工作,能腾出时间,就得顶上。”任浩说,广州总是给他“不经意的温暖”。“过年期间,会有路过的行人突然递给我一个红包,说一些祝福的话,问候一声辛苦了,特别让我感动。”

  在岗5年,任浩春节期间只轮休过两次。他告诉记者,3年多前自己生过一场大病,“当时正在清扫街道,胸口突然堵得难受,情急之下拨打了120,在好心路人的帮助下我很快被救护车接走。我当时在想,要是走了,这一家子可怎么办?”好在送医及时,确诊是粥样动脉硬化,只要长期用药并无大碍。

  任浩想通过此次活动为老婆“圆梦”,“老伴围着锅台煮饭蛮辛苦,有一台微波炉,能减少她做饭的麻烦。”

  “我正在参加城市管理技能比赛,刚比完冲洗护栏项目。”接受记者采访时,阿达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技能比赛,他对比赛的表现还算满意。

  2003年,阿达从老家福建龙岩来到广州。做过销售、干过装修,直到2020年应聘当上环卫工,生活才逐渐稳定下来。

  生活难免有所缺憾。五六年前,阿达与妻子分开,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以前,孩子在老家上学,寒暑假会来广州。我就用休息时间带他去广州动物园、花城广场这些地方玩,孩子特别喜欢广州。”阿达说,每次送儿子回乡,他总是恋恋不舍。

  让他振奋的是,广州市针对工作两年以上的环卫工子女有入学优惠政策。达到条件要求的阿达,马上将孩子接到广州,并入读公立小学。“儿子今年上四年级,我的老母亲也跟着一起到广州照顾孙子。”结束了和家人两地分居的生活,阿达特别开心地说:“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也能一路陪伴他成长,广州的生活成本比老家高,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工作。”

  母亲到了广州,阿达下班回家有了热饭,他觉得幸福感满满。他知道老人一直想买个电压力锅,炖汤煮饭能省时省力。“有机会参加‘圆梦·微心愿’活动,我特别开心,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为母亲送一份礼物。”

  1997年,年仅18岁的陈礼优从老家南雄来到广州闯荡。他到橡胶厂做过工,也在厨房帮过忙,因为勤劳肯干,收入足以应付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令人惋惜的是,陈礼优与妻子分道扬镳,两个年幼的孩子都由陈礼优抚养。

  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生意很冷清,陈礼优也没了工作。踌躇两年后,他应聘成为一名海珠区环卫工人,生活终于稳定下来。“在这里有五险一金,工资比较有保障,也可以顾全家人。”陈礼优告诉记者,现在每月有4000多元工资,自己留下租房、吃饭的费用,剩下一大半都寄回老家给老母亲,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4岁,一个8岁,正是需要加强“投入”长身体、涨知识的年龄。“我可以节衣缩食,但绝对不能亏了孩子。”他笑着说,要顾全一大家子人,个人爱好就要克制一些。

  陈礼优从孩童时代起就非常喜欢天文知识,但对星空的向往仅限于书籍。“现在买不起天文望远镜,但等孩子读完书,我的经济负担减轻些,就先买一部单反相机。”说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陈礼优笑得灿烂。

  陈礼优的心里时时刻刻都在记挂着73岁的老母亲,她还要独自在老家照顾两个孩子。参加“圆梦·微心愿”活动,他最先想到的是给老母亲买一台微波炉。“母亲年纪大了,做饭很吃力,能有一台微波炉,热饭菜就方便了,能为老人家减轻做家务的压力。”

  “我能不能许愿要一个新的电饭锅以及一床崭新的床上四件套装,送给老家的妈妈?”收到“许愿”邀请,37岁的黄海容满怀期待地询问。

  黄海容在广州环卫岗位任职了4年。生活里,她是一名养育了四名孩子的妈妈,如今孩子们都在老家上学。因为二女儿生病需要定期输血,治疗费贵,她和丈夫决定到广州打工赚钱,妈妈在老家帮着带孩子。

  广州的环卫工岗位,是黄海容为女儿挣下治疗费的依靠。她天不亮就来到位于中山大学东门的保洁岗位,清理路面垃圾、落叶;傍晚六时,结束工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2020年,女儿因为脾脏肿大需要做切脾手术。当时,高达十万元的治疗费压得黄海容夫妇喘不过气。让黄海容感动的是,举步维艰之时,她得到了同事们的无私帮助。“许多同事看见我发了网络大病筹款的链接,了解到我们家的情况,纷纷伸出援手为我的孩子捐治疗费……”有了治疗费保障,海容的女儿顺利做了手术,身体进一步恢复。

  海容说,老家的妈妈同样劳苦功高,“她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一直省吃俭用,家里电饭锅坏了也不舍得让我们给她买一个新的。”海容期待愿望成真,给老人家一个惊喜。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10/6949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