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百强机构总体水全面提升《2023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23-11-1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新民晚报讯(记者 黄佳琪)今天上午,以“创新链接 开放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嘉定开幕。开幕式上,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科睿唯安、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持续五年联合研究的《2023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以独立法人为单位,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计900余家机构主体,进行系统筛选整理,基于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数据库及相关可公开数据,以2018-2022年五年累计64万余条数据为基础,采用发明数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国际化五个维度,开展定量测评和定性分析。报告结合专家意见,综合研判解读,形成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表现百强名单。

  《报告》发现,上海呈现出更加明显的“高峰”特点,江苏体现出更加雄厚的“高原”特点,浙江体现出“先锋”特点,安徽体现出“加速”特点。

  从综合表现来看,2023百强机构总体水平较2022年全面提升,9项基本指标实现了提升,仅有1项指标呈现微弱下降。发明总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全球化五个维度综合表现全面提升,表明2023年度百强机构总体表现更加优异,呈现出总量、质量、全球化、协同创新等维度全面提升的喜人态势。但百强机构专利被引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表明成果的影响力有所波动。

  从省市分布来看,2023年上海第一梯队优势更加明显,2023年达到12家,保持三省一市首位,表现出高端机构更加集聚的“高峰”特点,与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战略、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导向契合。江苏省入围机构数量持续增多,达到42家,比上年度增加2家,主要表现为第三梯队、第四梯队数量增多,分别增加5家、1家,表现出机构数量更加增多的“高原”特点。浙江省头部机构增加1家,之江实验室成功晋级第一梯队,显示出新型研发机构实力,呈现“先锋”特点。安徽省总量增加2家,入围机构总量达到9家,主要表现在第二梯级、第四梯级,表明安徽省创新机构综合水平加快提升,呈现“加速”特点。

  从城市分布表现来看,2023年长三角创新机构百强分布于23个城市,比上年度新增2座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扩散现象。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市合计数量为70家,比2022年报告期少2家。江苏省内城市表现更加突出,常州、嘉兴、苏州各占据3家,表现较好,嘉兴较上年度增加1家机构。宁波、温州、无锡、徐州、镇江均有2家分布。与上年度相比,2023年度报告新增3个城市,蚌埠、金华、芜湖,其中金华为近三年首次有机构入围,浙江师范大学进入第四梯级。与上年度相比,绍兴市未有机构进入2023年度百强。

  从机构主体类型看,百强中高校数量仍居于主要地位,科研院所呈现上升趋势。与上年度相比,科研院所数量增加1家,达到41家,高校入围59家,比上年度减少1家。居于第一梯级的25家机构中,高等院校为17家,比上年增加1家。科研机构中,中科院系统所属单位表现仍然亮眼,共有14家机构入选,与上年持平。从三年变化来看,高校数量有所减少,但第一梯级数量有所上升;科研院所数量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第四梯级数量增多。

  从产业支撑表现看,百强机构对战略新兴产业支撑力度显着增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占比最大。百强机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产出总量比上年度报告期增长1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发明总量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19%、16%、16%。上海入围机构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居于首位。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11/7067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