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房产信息

成熟的中国80后: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到底有多给力?

2023-11-1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那么这些看法是否是完全正确的?比如80后,人们习惯地称其为垮掉的一代,提起80后总想起一群叛逆而自我的年轻人。

  80后,就是指出生在1980年到1989年之间的那批人,如今最年轻的80后也有三十多岁了,正是成熟的时候。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因而,几乎80后都是在这项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出生的,他们成了首批独生子女群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经济百废待兴,正处于极度需要人口的时期,那时候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几乎保持在4到6人,也就是一个妇女至少要生育4个孩子。

  那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吃苦与磨练。而80后作为首批独生子女,能够完全占有整个家庭的关怀与宠爱。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需要考虑与照顾,可以完全地我行我素。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升,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让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精彩。

  这些给了80后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80后产生了怀疑,认为他们不能够吃苦,过于软弱。

  但是,说80后的成长过程比较好,只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几代人,而事实上80后远不至于说是娇生惯养长大的。

  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普及,一时间,电子游戏成了80后挥洒青春的战场,博客就是他们表达自我思想的最佳平台。也正是由于80后极具叛逆与张扬的个性,碰撞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个天性就被无限地放大与激发。

  年轻时的80后总是习惯性地去否定固有的看法与思想,转而坚持自我的想法与主张,于是乎他们就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叛逆。

  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他们要在不理解,不支持的环境中,坚持,实践自我的认知与看法,然而最终能够成功的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最后只能被证实是异想天开,年少无知。

  但是这都不能阻碍80后的张扬个性,主张自我。而他们越发轻狂的性格,也带给其他人许多的困扰,他们难以理解和认同80后,却又无力更改现实。

  上一代的人正在逐渐老去,能够施展的作为也越来越少,80后即将接过大旗,把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建设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强大富饶。

  质疑80后的人们没得选择,他们一边无奈自己的力量正在消弱,一边不甘心让这群初生牛犊接下神圣而沉重的任务。

  于是只能够寄希望于对80后的批评和说教,以期盼着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成长起来,按照他们理想中的模式去生活,去发展。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使命与生活,他们经历的,接受的东西都不一样。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一心一意埋头硬干固然重要。但是在互联网时代,80后富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年轻精神,也越发展现出其优越性。

  更多的人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就是80后由于更加轻松的出生成长环境,不具备许多独自打拼的资质与能力,在面对社会的压力时很容易就展现出弱势的一面,被生活与现实压垮。

  1999年,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的教育改革政策,当年全国高校录取人数从1998年的51万人骤增到159万人。如此庞大的扩充额导致大学生的身价一下子降低了不少,社会竞争也相应地变得更加激烈。

  此外,1998年以后,大学生分配工作的政策就基本取消,70%以上的大学生都要通过自主就业来找到工作。这也意味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相当于包办生活的车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安逸的背后,潜藏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而在迈入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不断进行下,大量无法适应改变的人被迫失业,统计显示,到1997年,全国下岗职工就高达近2000万。

  这些人也重新加入了寻找工作的队伍中,但是这样无疑会一定程度上带来就业恶意竞争,为年轻的80后择业群体又添加了一重压力。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一直都是在和风细雨里生长的80后满怀期望地从高校大门踏出,面对蜂拥的就业人潮和稀缺的就业岗位,他们一时间是多么迷茫无措。

  80后拿到了工作,却还要为了买房而搭上自己的青春。他们前面几代人的房屋可以靠分配来获得,而80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只能沦落为房奴。

  最终,迈入社会的理想主义80后签下了第一份不得不低头的契约:房贷。而这只是个开端,以后的生活,车子,孩子,再到赡养老人,都要由80后去一件件挑起。

  由于80后中独生子女众多,父母辈也多是50,60后,都是在艰苦中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甚至有可能,这些已经是父母辈的人赶上了国企改革的员工失职,还要跟孩子辈的人竞争就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大多数普通的80后难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太多帮助。而单独抚养两名甚至四名老人的压力却全落在他们身上。

  但是80后并非如社会上大多数观点那般不堪,一冲就垮,他们在峥嵘的岁月里仍然能够保持一份独属于这个时代的韧性与毅力。

  2008年,波及近50万平方千米的汶川大地震爆发,受灾人口高达4625万,而如此可怕的灾难,我们是如何度过的?

  全国人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全国上下一心抗击地震。其中,80后头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崭露头角,显示出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年轻人的担当和作为精神。

  被当时的许多媒体一直口诛笔伐的80后挑起大旗,有80后的医生,护士,救灾官兵等职业性的帮助,更有号召动员越来越多的人捐助物资,钱财,献血等大无私付出。

  80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非一群长不大的坏孩子,他们有能力有魄力有毅力,能够担当得起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候出现并全力以赴解决难题的责任。

  2008年注定是一个充满挫折与成长的时间,那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共渡难关,也经历了奥运圣火传递的伟大时刻。

  一些不法人士蓄意地破坏圣火的传递过程,制造恐怖袭击而西方许多国家对这些境外恐怖势力的纵容,包庇,更是让年轻的80后无法接受。

  并且,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80后也展现出强大的体育精神,为国家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夺得了多个奖牌。

  80后是富有激情与希望的一代,当杨威获得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时,他对着镜头,向爱人杨云高声喊出了我想你!

  而这样的举动,在往届冠军中几乎从未出现过,他们即便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依然不忘强烈地彰显自我,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今,80后也已逐渐迈入不惑之年,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曾经喝洋汽水吃汉堡的少年,转眼也成了父亲和母亲。

  他们在十年二十年的奋斗中,逐渐让社会摆脱了对他们的偏见与不理解,甚至如今已经轮到他们去对新一代的年轻人作出评价与理解。

  80后从风口浪尖走过,步入平稳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许多挫折让他们比前辈更能够以包容,开放的胸怀接纳非主流的90后,早熟的00后以及即将展现天性的10后甚至20后。

  80后中不乏优秀的杰出人才,他们遍及商业,政治,体育,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他们都有着80后的特性。

  以韩寒来讲,韩寒称得上80后最出名的作家之一了,年轻时的他也极具自尊心,甚至直接从中学辍学,面对老师你不上学拿什么养活自己?的质问,韩寒轻描淡写地回复稿费啊!,当时办公室的所有人都对此表示可笑。

  他正是具备着80后完完整整的叛逆精神和自我意识,才能够坚持走自己想要的路,这在80后之中可谓颇具代表性了。

  以犀利的文风和独特的性格,被人们称为年轻人的精神领袖,尤其以韩三篇发表以后,韩寒在80后之中已经成长为深刻的思想偶像。

  然而正如他代表着80后的桀骜,80后的独到,也将代表80后的成长与理性。有了女儿的韩寒,也逐渐明白成熟的含义。

  历史从来不停下脚步,人们也一直追逐时代的变迁,从少年到中年,80后的成长,伴随着肯定与否定,最终他们用事实证明他们能够肩负起责任。能够保家卫国,救死扶伤,经国济世,教书育人……

  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有的只是不被理解,又被逐渐正视的一代又一代。面对否定,新时代的群体要敢于坚持自我,完成自己的期望与目标。

  而在非议和否定中沦陷,从此一蹶不振的那些人,也从来不能够真正担当起振兴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11/7080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