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人才信息

2024年地方债怎么发

2024-01-1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2023年,全国共发行地方债93254亿元,较上年大幅增加19697亿元,主要与“一揽子化债方案”下特殊再融资债券放量发行有关;净融资额为56606亿元,较上年增加10808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5668亿元,已突破40万亿元关口,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421674亿元之内。

  2023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较近几年放缓,各季度分布更加平均,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发行21097亿元、22584亿元、26982亿元、22591亿元;平均发行期限13.16年,较上年缩短0.88年;平均发行利率为 2.92%,较上年下降 13bp;发行利差为12.92bp,较上年收窄2.03bp。

  展望2024年,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考虑下,地方债发行规模将保持适度增长,重在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预计新增一般债规模为7200亿元,持平于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由2023年的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从而保障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2023年,我国经济从过去三年疫情影响中逐步恢复,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国内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各部门各地区继续用好用足地方债,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恢复发展拉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3年,全国共发行地方债93254亿元,较上年大幅增加19697亿元,主要与“一揽子化债方案”下特殊再融资债券放量发行有关;净融资额为56606亿元,较上年增加10808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5668亿元,已突破40万亿元关口,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421674亿元之内。

  其中,新增债券发行46462亿元,比上年减少985亿元,反映地方加杠杆空间有限。一方面,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而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下,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依然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地方“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重点领域项目资金需求不断加大,地方财政运行持续紧平衡态势。另一方面,为缓解隐性债务风险,各地加快化债步伐。

  再融资债券发行46791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20681亿元,反映一揽子化债工作走深走实。四季度,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集中发行,规模高达13885亿元,贵州、天津、云南、湖南、内蒙古等债务负担较重的省份发行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此外,金融机构协助化债、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同步推进,化债力度较强的地区债务风险有所缓释。

  各省份发行规模分化明显。2023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前三为广东、山东、湖南,合计发行16363亿元,占地方债发行总额的17.5%。其中,新增债券发行规模前三为广东、山东、浙江,合计发行10069亿元,占新增债券发行总额的21.7%;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前三为贵州、湖南、安徽,合计发行9170亿元,占再融资债券发行总额的19.6%。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在政策引导下,地方债发行进度总体偏前置。而2023年随着疫后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地方债发行节奏较近几年放缓,各季度分布更加平均,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发行21097亿元、22584亿元、26982亿元、22591亿元。

  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结构以新增债券为主。一季度,各地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超前谋划和靠前投资,加之2023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较多、下达时间较早,新增债券发行呈现出“快马加鞭”势头,规模达166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9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126亿元、13228亿元,完成进度占比分别为43.4%、34.8%,较上年同期加快5.6和3.5个百分点。

  二季度,由于第二批新增地方债额度下达时间较晚,且上年的低基数效应推高经济数据同比读数,使得稳增长压力减弱,新增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放缓,规模为1065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13850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219亿元、8492亿元,完成进度占比分别为16.9%、22.3%,大幅低于上年同期的47.6%和50.5%。

  三季度,为更好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恢复基础,财政部要求各地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在这一要求下,新增债券发行进入冲刺阶段,规模达13616亿元,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221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138亿元、11243亿元,完成进度占比分别为29.7%、29.6%,大幅高于上年同期的11.7%和2.5%。

  四季度,新增债券发行进入收尾阶段,地方债发行结构以再融资债券为主。这一时期,各地加快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合计13885亿元,主要用于置换存量非标、高息债务,少数省份部分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与前两轮相比,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更大、节奏更快、期限更长,有助于地方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在更长期限内调整债务结构、平滑偿债负担,从而更好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2023年,地方债平均发行期限13.16年,较上年缩短0.88年。主要原因在于,根据财政部要求,年度新增一般债券平均发行期限应当控制在10年及以下,10年以上新增一般债券发行规模应当控制在当年新增一般债券发行总额的30%及以下,再融资一般债券期限应当控制在10年及以下。而2023年一般债发行占比较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至35.9%,专项债发行占比下降,导致10年期及以上债券发行占比从上年的66.0%%回落至58.6%。

  2023年,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为 2.92%,较上年下降 13bp。在经济修复节奏、融资需求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政策集中发力等多因素影响下,2023年流动性先紧后松再紧,地方债发行利率整体呈“N”型走势,利率中枢小幅下降。其中,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30年期发行利率分别较上年变动-13bp、-12bp、-9bp、-5bp、-3bp、-5bp、-11bp至2.49%、2.67%、2.83%、2.90%、3.05%、3.10%、3.20%。

  同时,地方债发行利差从上年的14.95bp收窄至12.92bp,定价有效性与发行分化特征日趋显着。2023年,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多地打破此前“国债利率+25bp”的隐形下限,参考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合理设定投标区间,使得地方债发行利率明显分化。财政债务水平较好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宁波等地的利差水平较低,已降至10bp以下;西藏、贵州、宁夏、山西等地利差水平偏高,超过25bp;绝大多数省份利差在15bp左右。

  2023年,发行的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领域占比为63.1%,略低于上年的63.3%。细分投向中,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向占比有所下降,铁路&轨交、能源&物流、新基建投向占比有所提高;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为8.1%,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25%的比例上限,专项债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鉴于中小银行面临资本消耗快、资本充足率水平偏低、资本补充渠道窄的局面,2023年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大量发行,为中小银行提供资本补充。年内共有16个省份和1个计划单列市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合计发行规模达2183亿元,远超上年的630亿元,涉及的银行主体(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行、城商行)共计131家。其中,辽宁、河南、山东发行量居前三位,规模合计932亿元,占发行总额的42.7%。

  支持中小银行债从2020年12月开始发行,截至2023年末,合计发行4913亿元,发行利率大多在2.5%-3.5%之间。由于2021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发行较多,且支持中小银行债的发行期限都是10年,导致2031年下半年和2033年上半年到期量较多,两个半年都超过了1000亿元。

  展望2024年,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考虑下,地方债发行规模将保持适度增长,重在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财政政策发力更多依赖广义财政,导致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地方政府杠杆率快速上升、利息负担加重,加杠杆空间较为有限。而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幅度不大,目前仍处于国际偏低水平,迭加举债成本较低,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报告,截至2023 年三季度末,我国地方政府杠杆率为31.2%,较上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2.6%,较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因此,2023年财政预算将中央政府作为加杠杆的主力,国债新增规模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至31600亿元,年底中央财政又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转给地方使用,但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本付息,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地方债新增规模比上年预算值仅增加1500亿元,为45200亿元,更加强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2024年,地方债务扩张约束下,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将由中央承担加杠杆,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中央赤字规模或达41000亿元左右。而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适度增长,预计新增一般债规模为7200亿元,持平于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由2023年的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从而保障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未来央地将继续在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下功夫,这是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的必然选择。一是合理分配地方债务限额,新增债务额度更加向经济大省倾斜,而特殊再融资债额度向高风险省份倾斜。二是不断强化地方债“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三是拓宽专项债投资范围。2023年以来,系列会议和文件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相关项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财政部也多次表示要研究扩大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未来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有望进一步细化和扩展,从而充分发挥专项债资金撬动投资作用。

  2024年1月初,监管部门向地方预下达了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额度和最终下达额度变化不大,主要方便地方根据额度做好前期工作。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理论上最高可下达的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为2.71万亿,其中专项债、一般债额度分别为2.28万亿元、0.43万亿元。

  从下达时间来看,为往年次晚,2023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在上年11月份就已下达至各地,这意味着2024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或慢于2023年。主要是考虑到2023年底中央财政增发国债1万亿元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由于债券发行、资金拨付、项目端申报等均需要时间,形成实际投资支出将在2024年初,使得一季度加快发行地方债的必要性不高。

  截至1月4日,已有16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规模合计8240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规模5316亿元,加上一季度6172亿元地方债到期规模,预计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在1.2万亿元左右,远不及上年一季度的21097亿元。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1/7384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