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壹快评丨比鼓励创新更可贵的是宽容失败

2024-06-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这份《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称,每当公司发展遇到机遇和挑战时,社会和网络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实言论,甚至是恶意中伤。文章列举了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不是自主原创产线良率低,设备落后,无法量产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5条严重失实信息和谣言,并一一进行了回应。文章还提到,某些媒体在报道中引用杜撰的内容抹黑企业和创始人。文章最后感叹创新不易,唯有坚持,并呼吁大家一起支持中国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发展,维护国家风清气正的营商和舆论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破产不足为奇,企业发展过程中因各种矛盾而引发抵牾,更屡见不鲜。但发生在柔宇这家曾经广受追捧的独角兽公司身上,还是颇有新闻效应。如果澄清文所言属实,那么无疑向世人展露了明星企业风光背后难堪的一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新创业的艰辛。

  柔宇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开发基于混合氧化物(非硅材料)高分辨率柔性屏量产技术的公司,也是迄今唯一拥有该技术路线成功量产经验的公司。凭借在柔性显示领域从0到1的技术突破,柔宇快速成长为国内头部独角兽企业,估值一度超过500亿元,深创投、松禾资本、IDG资本、中信资本等都是它的投资方。然而企业并未如预期般一帆风顺,2020年后两次折戟上市之途(均为主动撤回申请),进而陷入裁员、欠薪困境,最终走到被提请破产清算的地步。

  企业发展取决于太多因素,成功与否皆有缘由。柔宇从高峰跌落,有人说是因为公司战略选择失误,也有人说是创始人缺乏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众说纷纭。这些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在此想谈的是:面对一个初创期明星企业突然破产的大瓜,吃瓜群众们究竟该怎么“吃”?

  目前为止,柔宇破产事件中直接相关的投资方的反应尚属平静,甚至有消息称,还有新的资本愿意接盘。这说明潜在投资人对公司的技术和商业化前景是有信心的。但前述澄清文隐约显出,一些可能并无利益关系的吃瓜群众,却吃瓜吃过了边界,可能伤到了瓜蔓瓜蔸。这就不再只是个一般性“闲瓜”,而变成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严肃话题了。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它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创新创业这一重要议题的态度。

  对于企业和创业者,不相干的外界不是不能批评。善意的批评对企业来说是鞭策,是知不足然后改进的镜子。企业公民应该遵从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则,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评议和监督。如果要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更要经得起被拿着放大镜来看。但一切言论都应是负责任和实事求是的,如果是不负责任的造谣传谣,不仅不道德,也不合法,会伤了企业,冷了创新创业者的心。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源泉。深圳是举世闻名的创新创业之城,华为、比亚迪、顺丰、大疆……都是在这座城市崛起的创新企业典范。柔宇的创始人刘自鸿,也是深圳通过孔雀计划引进的海龟。去年,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在国内仅次于北京,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截至2023年12月底,深圳市存续商事主体422.6万户,商事主体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创新创业是深圳的城市之魂。

  但创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业跑出来的也永远是少数,尤其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一项硬科技从研究到开发,再到技术转让、产品上市,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科创企业在起步期就夭折,还有一些艰难走到了产品阶段,却因为商业化不顺而倒下。如果做的是从0到1的源头创新,难度恐怕还要放大上万倍。九死一生远不足以形容创新创业的低成功率。

  然而,无论最终成功与否,不懈创新始终是值得褒扬的品质。成功的创新泽被世人,失败的创新也不无价值。后者就像一颗颗流星,尽管只闪耀一瞬,也见证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努力。

  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对成功者送上鲜花和掌声是容易的,难的是给失败者一个微笑,一次伸手。深圳另一家创新型企业华大基因的创始人汪建曾对笔者说,当年他决定选择深圳创业,吸引他的除了这里的鼓励创新,更重要的是宽容失败。《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国资背景的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都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明确为基本原则。鼓励创新几乎每个地方都在说,只有深圳最早把宽容失败写进了红头文件。这或许是深圳能批量制造华为、比亚迪这样的本土创新巨头,并源源不断诞生独角兽的深层原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6/8164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