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企业新闻

黑鱼片价格连涨3个月上游厂商却开始“逃亡”?

2024-08-3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最近,菜价、肉价都在涨涨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黄瓜、菠菜、大葱等重点监测的 28 种蔬菜均价已经连续 6 周上涨,比如黄瓜近两个月价格就上涨了 154.6%,猪肉价格的涨幅也已经超过 30%。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上涨通常意味着能带来更多利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轮涨价却有可能导致一批上游厂商集体 出逃 。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黑鱼塘头价格的上涨。某黑鱼片加工厂销售负责人徐斌(化名)告诉红餐网,从今年 5 月开始,黑鱼塘头价一路攀升,以 2~3 斤的中鱼为例,5 月以前平均 5~6 元一斤,到 6~7 月时已经上涨至 10 元左右一斤,涨幅接近翻倍。

  据海鲜指南公众号,今年二季度以来,黑鱼塘头价陆续升温,尤其是 5 月后,中鱼价格一路从 5.4 元 / 斤涨至 8.2 元 / 斤,涨幅达 3 元左右,并保持在高位波动。

  7 月中旬短暂下调后,塘头价继续缓慢上涨,截至 8 月初,黑鱼大鱼价格已经突破 10 元 / 斤,加工厂主要收购的中鱼原料价格普遍维持在 7.6~7.7 元 / 斤的高位。

  在黑鱼塘头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下,今年以来黑鱼片加工厂纷纷宣布调整产品报价,以应对原料成本压力。

  多家黑鱼片加工厂宣布调价,上涨 10~20 元 / 箱。流通市场免浆黑鱼片跟涨,批发价上调 5~10 元 / 箱。

  到了 8 月,原料价格依然处于高位,这使得部分加工厂不得不再次调价。据海鲜指南报道,有的厂商甚至已经调价三轮,整体上涨 5~15 元 / 件。

  不过,并不是所有厂家都选择直接涨价。多位黑鱼片厂家告诉餐饮供应链指南,目前厂家对于调价持谨慎态度,因为受今年餐饮市场较为困难影响,下游客户难以接受价格上涨,这使得工厂和经销商面临更大的出货和成本压力。

  今年甚至有加工厂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遭受高额损失。例如,某黑鱼片头部品牌在 5~6 月并未跟随市场涨价,受黑鱼塘头价上涨影响,其在 5~6 月累计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尽管原材料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但多位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对行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有利于市场重新回归理性。

  今年黑鱼片原料价格的上涨,其实是对过去 1~2 年价格偏低的一种理性回调。徐斌表示,去年 8 月到今年年初,黑鱼片价格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状态,近期黑鱼片的价格反而逐渐趋于理性。

  去年 8 月,百香顺总经理沉本祥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表示,部分商家根据前两年的发展趋势预测,2024 年鱼片价格大概率会上涨,于是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大量囤积鱼片,导致行业内卷加剧,鱼片价格下降。

  徐斌也表示,黑鱼片价格此前偏低原因在于前几年市场紧俏,涌入产业链中的养殖户、加工厂变多,导致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引发内卷、价格战。

  酸菜鱼是预制菜热门单品,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2025 年酸菜鱼预制菜市场的规模将超过 200 亿元,近几年的复合增速超过 30%。生产酸菜鱼预制菜的品牌在近两年也赚得盆满钵满,比如叮叮懒人菜,2023 年卖出了 10 亿元的预制菜,其中 85% 都是酸菜鱼。

  酸菜鱼的走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核心食材黑鱼片的需求上涨,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及厂商入局。

  然而,一批 追风口 厂家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市场上出现不少低品质的产品,甚至有个别厂家推出以次充好的产品搅乱市场秩序。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有可能是黑鱼片市场 大逃杀 的一年,随着黑鱼价格普涨,过去靠低质鱼片来打价格战的厂商也不得不调整价格,导致低质鱼片的价格和主流大厂商的产品差价缩小,低价优势不再。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下游商家自然更愿意选择品质更高的鱼片,因此先前投机而来的厂商将加速出清,这对于高品质黑鱼片厂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黑鱼片经销商黄林(化名)告诉餐饮供应链指南,目前市场上各家黑鱼片的批发价差在缩小,去年最贵的黑鱼片和最便宜的黑鱼片之间能相差 4 元 / 盒(250g),而今年只相差 0.5~1 元。 低质鱼片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未来厂家之间要拉开差距只能依赖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

  黑鱼片经销商李豪(化名)则表示,接下来,品牌和口碑将是决定市场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之前的日子太好过,导致一些企业忽略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较低,如今市场收缩,客户只会找他们信赖的厂家拿货,没有品牌效应的黑鱼片厂家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例如,某黑鱼片头部品牌在今年这轮价格波动中采取了先期降价、后期随行情涨价的策略,以稳定和扩大销售渠道。据了解,在黑鱼片涨价势头最猛的 5~6 月,该品牌没有选择跟随市场涨价,而是对经销商维持去年以来的优惠政策,直到 7 月才开始上调价格。

  李豪对此评价称,只顾短期利益的厂商没有这个意愿和实力,跟经销商一起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等到市场逐渐稳定下来时,经销商们会更愿意选择那些负责任、有实力的品牌厂商。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8/8525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