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佛山市人社局:技能人才出新制造之城出彩

2024-10-2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近年来,佛山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年轻态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佛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成绩单上再添一抹亮色。

  截至目前,佛山全市技能人才约12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约45.1万人。不满足于现状,佛山有着更大的目标:建立从技校生到产业工人再到技术领军人才的成长梯队,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全力打造“匠才之都”。

  2023年底,来自佛山市技师学院的黄文灿,进入季华实验室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团队,正式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穿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白大褂”。目前,他正参与季华实验室首套大功率等离子体雾化设备的研制以及新型超高速转盘离心雾化设备的研制、安装、调试等工作。

  “‘白大褂’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志,代表着在某个领域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穿上它会感受到一种职业上的认可和自豪感。”在黄文灿心中,“白大褂”早已超越普通工作服的含义。

  以一名技校毕业生的身份与科技创新人才并肩而立,参与佛山重大科研工作,这代表着黄文灿凭借自己的技能,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认可,能将手中的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2022年,季华实验室与佛山市技师学院合作开设的第一期“订单班”开班,19名年轻的技校学生走进季华实验室不同的研发团队。自此,佛山的技校生开启了进入高端实验室参与源头创新的全新就业路,技能人才打开了更宽广的就业空间。

  佛山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曾凡滨介绍:“以往,社会普遍认为技校生毕业后就是进工厂、进车间,其实不然,高端技术从设计到落地实操以及后续升级改造,也需要技能人才参与。在科研等高新技术行业,技能人才同样大有可为。”

  蓝领穿上“白大褂”,一方面意味着佛山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已迈上新高度,一方面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观。

  近年来,佛山市人社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方融合发展,成功打造培训、评价、实习、就业一体闭环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

  佛山市技师学院与季华实验室“握手”,就是产教融合的典范。目前,校企双方累计培养学生超60名,近1/3的学生靠着实习期间的表现,正式入职季华实验室,参与高端科技的研发和落地,也为其他实习学生树立了个奋进目标。

  季华实验室是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省级顶尖实验室招录技能人才,体现出用人单位“人才观”的巨大转变。

  “以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但现在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识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曾凡滨说,这也启发更多技工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产业对接,让更多技校生好就业、就好业。

  上个月,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闭幕,佛山输送的学子喜获“丰收”。

  例如,来自顺德郑敬诒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龙伟杰和陈镘冰分别拿下数控铣项目金牌和数控车项目银牌;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毕业的吴龙辉,携手队友夺得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金牌。

  “世赛相当于为全世界的技能精英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切磋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跟其他国家选手交流加工参数、理念、架构等,对我们往后的技术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龙伟杰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端研发人才,同样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他们在生产一线中,发挥创新创造力量,支撑佛山制造、佛山创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正一边重构老产业,以“数改智转”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一边竞跑新赛道,以“招育并举”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氢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

  输送像龙伟杰这样的优秀青年匠才参加省赛、国赛、世赛,是佛山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佛山市人社局积极构建“培、赛、评、奖”四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打造“匠才之都”的其中一环。

  近年来,围绕战略性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佛山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建设高水平专业、培育高精尖匠才、打造高标准载体,进一步优化全市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越来越多的年轻技能型人才在一线生产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例如,佛山积极探索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引导链主企业积极开展技培生、学生学徒制培训工作,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行业的技能人才培育。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第二批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通过“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师资、出教学资源”的培养模式,累计培养共117名学生学徒。

  在佛山市技师学院,开设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汽车新能源、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30多个专业。数据显示,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能够达到高级工水平。

  目前,佛山高技能人才数量约45.1万,约占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的35%,全市技能人才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很多人来说,提起佛山,“大而强”的制造业是第一印象——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全国工业第四城、“有家就有佛山造”、制造业大类应有尽有……

  截至今年8月,佛山全市65%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了数改智转;打造了2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灯塔工厂”以及300多个示范工厂、车间和项目;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蓬勃发展。

  事实上,随着佛山产业的迭代升级,整个城市的内涵也在更新换代,人才结构在多年的发展中悄然“进化”。

  蓝领进入高端实验室就是一个印证。与多年前人们印象中“拧螺丝”“搬砖头”不同,在佛山各级人社部门的努力下,现今佛山的蓝领,就业环境更优、就业通路更广、就业空间更大、技能本领更新,不仅能进实验室与高端科研人才“掰掰手腕”,还能在世界级比赛中一鸣惊人。

  技能人才强,佛山制造的口号才能叫得更响。为此,佛山应当不断建立完善技能人才的培育机制,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与发展平台,让技能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10/8801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