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1974年蒋经国在酒会上第一次见到自己私生子两人反应让人意外

2024-10-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974年的一天,在罗马教皇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上,一个叫做章孝严的32岁男子,死死的盯着时任蒋伪政府所谓“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嘴巴张了张,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又赶紧闭上,右手匆忙拿起了一酒杯,装作喝酒的样子,偷偷打量着蒋经国。

  蒋经国显然也注意到了章孝严,但是他就像是没看见一般,慌忙避开了眼神,不敢跟章孝严对视,然后就急匆匆的坐车离开了。

  光看二人反应就能看出,这个章孝严和蒋经国之间的关系绝对不一般。事实上,这个章孝严正是蒋经国的私生子,父子俩已经30多年没见过面了。

  众所周知,蒋经国曾经在苏联生活了整整12年时间,并在苏联娶了一位俄罗斯族女子芬娜,中文名为“蒋方良”。

  193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调停下,被苏联扣押多年的蒋经国总算回到了祖国。对于这个儿子,蒋介石十分的头疼。因为蒋经国在苏联十分追求进步,4·12之后还在苏联的报纸上发文骂过他,公开表示要“断绝父子关系”。

  虽然在苏联的经历让蒋经国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蒋介石还是担心这个好儿子给他整出什么“新活”来,抗战爆发后也不允许蒋经国去前线“干事业”,只让他在老家借口陪着张学良一起学习四书五经。

  少妇名叫章亚若,十年前就结婚,嫁给了自己的表哥,两人间还有两个儿子。只不过,她的这段婚姻很不幸,新婚没几年就自杀身亡了。

  章亚若家原本住在南昌,因为日本人打过来的缘故,遂迁到了赣州。正巧,当时身上兼任着三青团江西支部主任的蒋经国搞了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章亚若报名参加之后,当时和蒋经国看对眼了。

  一次甜蜜的邂逅,让章亚若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件事基本上不可能瞒过任何人的,蒋介石很快就知道了此事,顿时勃然大怒。对他而言,儿子搞外遇倒没什么,不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丑闻。身为他蒋某人唯一的亲生儿子,要是这件丑闻传出去了,那仕途基本上到头了。

  从赣州到桂林,一路之上,舟车劳顿。章亚若的身子骨根本撑不住,没过多久就提前生下了两个不足月的儿子。当时,她居住的地方是丽狮路(现为西山路),因此,两个孩子分别被取了“狸儿”和“狮儿”的小名。

  为了蒋经国的政治前途考虑,这两个孩子是不能跟着他姓蒋的。不久后,蒋介石专门让人送来了一笔钱,并带来了两个孩子的名字:“按照蒋家的字辈,国字辈下面是孝,就分别叫孝严和孝慈吧。”

  章亚若也一直为此做着努力,她一直宣称自己是“抗战夫人”,经常以蒋夫人的名义到外面参加舞会。然而很不幸,她不但没等到自己当上蒋夫人,连儿子改姓那一天都没等到。

  1942年的一天,刚刚生下孩子仅半年的章亚若突然间患上了重病,医生给她打了一针之后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迅速猝死了。

  在临终之前,章亚若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一封秘密遗嘱,说等两个孩子长大之后再交给他们。据一名看过遗嘱的人透露,章亚若在上面表示,让两个儿子放心,他们的名字一定会列入蒋氏族谱中的。可见,章亚若一直到死都在关心着儿子的将来。

  因为当时蒋经国有要事无法赶回,便让自己的好友代替自己回到桂林料理后事,安葬章亚若,并为之立碑:“蒋门章夫人讳亚若之墓”,墓碑的右下还写着“狸儿、狮儿敬立”。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章孝严和章孝慈兄弟跟着外婆周锦华在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四处奔波,一直等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了南昌。

  蒋经国虽然一直没有去看过儿子们,但对他们却十分的关注,两个孩子刚满6岁,就安排他们去了当地的宏道小学读书,里面的校长是蒋介石夫妇的熟人。

  1949年,随着蒋氏政权在大陆土崩瓦解,蒋经国不敢让两个儿子留在大陆,专门托人将他们带到了厦门,然后乘军舰去了台湾。为了避嫌,蒋经国没有让他们去台北,而是直接去了新竹。

  对于章氏兄弟而言,他们自小就很困扰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每回问外婆,外婆都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出实情。

  直到两兄弟上了大学之后,才有一位好心人悄悄的告知他们:“你们的亲生父亲就是‘蒋总统’的儿子蒋经国先生。”

  与此同时,章孝严和章孝慈听到了些许谣言,说他们的母亲之死是蒋介石让戴笠杀害的。兄弟俩为此还曾陷入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中,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下令杀害自己亲孙子的母亲,仅仅因为她是第三者吗?

  虽然那位好心人告诉他们,这些年里蒋经国曾暗中给他们家送了些金钱,但自家事自家知,章孝严和章孝慈从小到大过得并不好,二舅做生意失败,把家里的钱赔了个精光,他们一家人过的紧巴巴的,章氏兄弟很难认同父亲的“养育之恩”。

  不过,随着兄弟俩越来越大,对父亲也有了些许的理解,他们还想要认祖归宗,可惜,蒋经国不愿意认他们,他们也不好主动张扬,只好将这个想法暗暗的藏在心里。

  后来,章孝严考入了国民党的所谓“外交部”,紧接着就被外放去了比利时,直到结婚并生下一个女儿后才回到了台湾。

  自己同样为人父之后,章孝严越发想要和父亲蒋经国相认,哪怕只是见一见也好,让他看一看孙女的样子。

  1974年的一天,章孝严总算得到了这个机会,当时,罗马教皇专门搞了一个酒会,邀请“外交部”的官员们出席。

  当章孝严得知“行政院长”蒋经国也将出席这次宴会后,十分的高兴,想尽各种办法获得了参加宴会的机会。

  等了很久之后,蒋经国终于来了。很明显,蒋经国一直关注着儿子的现状。虽然30多年没见,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愣在那里盯着他看的章孝严,表情先是微微一惊,紧接着就移过了眼神,就像是没看见他一般。

  父亲的一举一动,章孝严都看在眼里,虽然他很想直接冲过叫蒋经国一声父亲,但章孝严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现在,蒋经国很明显是“蒋总统”钦定的接班人,如果因为他冒冒失失的一声“父亲”,让父亲陷入丑闻之中,他就实在难以做人了。因此,章孝严只能自嘲一笑,拿起酒杯装作喝酒,隐藏内心的悲伤。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章孝严匆匆的从美国赶回来奔丧,他的身份也逐渐开始在台湾高层间流传,两年后,被台湾普通民众也知道了此事。问题是,此时的蒋经国已经大权在握,这些“诽谤之辞”自然没有掀起来任何的波澜。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渐渐的,章孝严逐渐当上了“外交部次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

  很明显,这些职务很容易就能接触到蒋经国的。然而,蒋经国却一次都没有让章孝严接近过自己。比如,章孝严当“外交次长”的时候,从来没有获准过陪同外宾会见“总统”。有时候一些场合两人不得不同处一室,章孝严也必须主动离蒋经国远一些。

  父亲死了,章孝严和弟弟章孝慈自然想要去父亲灵前为他尽孝。但因为蒋经国生前没有认他们,蒋氏宗亲不肯承认兄弟俩和蒋经国之间的关系,严禁他们兄弟俩参加葬礼,以避免“损害‘先总统’的名声”。

  章孝严的异母弟蒋孝勇对这两个哥哥的情况很是心疼,在1月16日下午1点悄悄给他们打电线点,我会去‘外交部次长’宿舍接你们是父亲的灵堂,那时候没人,你们就给父亲磕个头吧。”

  章孝严和章孝慈进入灵堂之后,规规矩矩的对着父亲的牌位行了三鞠躬。然后在蒋孝勇的带领下进入了停尸间,看到了躺在冰床上的父亲。

  这是他46年来,唯一一次当着蒋经国的面叫爸爸。虽然是在这种情况下相认的,但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他也已经十分的满足了。

  章孝严本以为,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认祖归宗的事情应该可以实现了。然而,事实却让他失望了。原本弟弟蒋孝勇一直支持他认祖归宗,但兄弟俩没过多久,就因为政见不同分道扬镳了。

  1996年,弟弟章孝慈逝世,一直到死都没能进入自家祖坟。章孝严悲观的认为,为了蒋家的“名声”,只要宋美龄和蒋方良仍然在世,自己都不可能成功认祖归宗的,只能选择等待。

  章孝严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2000年,国民党在“大选”中败北,章孝严就此无官一身轻,果断带着妻子儿女和弟弟的遗属一起前往了大陆,在宁波溪口认祖归宗。

  2003年7月,章孝严夫妇再一次来到了溪口蒋氏故居,在供奉着蒋家历代先祖的“报本堂”内,章孝严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去一侧的陈列厅观看上面的蒋氏谱系。

  当他看到他们兄弟、妻子儿女的名字都被写到上面了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到底这里才是他们蒋氏一脉的真正“祖籍”所在,只要自己在溪口认祖归宗了,台湾那些人反对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为了表示对蒋方良的尊重,章孝严并没有直接改回蒋姓。一直等到2004年蒋方良病逝台北,章孝严才宣布从此以后自己改名叫蒋孝严。

  2005年4月7日,作为蒋氏家族的最年长者,蒋孝严正式以蒋家子弟的身份,在奉化参加了家族的清明祭祖仪式。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10/8823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