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中介信息

电子外后视镜:从“反人类”到真香只需要一年?

2024-11-0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电子外后视镜的体验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环境下的成像清晰度、画面视野调节方式和车内画面布置位置。

  一些人认为是“新能源车带来的前沿技术”,另一些则认为“没有必要、这完全是个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鸡肋功能”,或者是“跟驾校教的常识完全反着来,这东西除了贵没啥好处”。

  “电子后视镜”这个大品类虽然是近一年才进入主流视野,但凯迪拉克其实早在几年前就经常搭载流媒体后视镜了。

  低速倒车时不再需要后视镜下翻,仅需通过摄像头放大后方画面,就能获得更清晰视野,不管是角度还是视野都智能可调。

  由于电子外后视镜成像画面都在车内,所以相比起车外的传统后视镜,驾驶员不需要偏离太多视线即可获得后方视野,也更有利于驾驶安全。

  传统外后视镜最大的问题是,在雨雪交加的城市夜晚环境里,因为内外温差车窗起雾,即便有后视镜加热之类的功能,此时想要看清车辆后方情况,也得需要一双“火眼金睛”了。

  电子外后视镜,夜晚小雨环境下分别在高速、静止状态下的后方视野,对比传统外后视镜清晰度有极大的提升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电子外后视镜几乎可以免疫车内外的其他光源反射,可以做到对后车的强/远光抑制和闪烁抑制等功能。

  这源于目前电子外后视镜基本都具备诸如ISP 算法图像自优化、色温自动调节、镜头熏黑等技术手段。

  除了功能上相比传统后视镜更强,电子外后视镜由于体型更小,在降低整车风阻的同时还更有利于设计师凸造型。

  其实目前市场上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产品,还是挺多的。除了阿维塔、腾势、享界这几个品牌的产品,还有路特斯Emeya、Eletre,上汽大通大家7、东风风神浩瀚DH-i。

  甚至北汽新魔方这种十万左右的产品上也有电子外后视镜可选装,而传统印象中一向对新鲜技术不太敏感的合资产品中也有车型搭载,比如前不久刚上市的东风本田灵犀L。

  成像清晰度这个不用多说,电子外后视镜的初衷就是获得更好的后方视野,如果夜晚强光环境下还不如传统后视镜清晰,体验自然不好。

  对比有些车型上的电子外后视镜,依然需要通过二级甚至三级菜单,才能找到手动调节选项,实在是方便太多。

  显示屏布置在两侧车门上,不仅相比传统后视镜位置更低,且同样需要驾驶员更大角度地左右扭头才能看到。

  去年7月份,新国标《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实施,开始增加了对摄像机监视器系统(CMS)即电子后视镜的技术要求。

  也就是从那时起,汽车可以正式配备电子后视镜来代替传统后视镜了,但有不少原因阻止了电子外后视镜上车的速度。

  首先是成本比较贵,类似于十万级的北汽魔方上,选装价也需要5000元;在路特斯Emeya上,电子外后视镜的选装价要16000元。

  其次,不仅购买成本高,电子外后视镜后期维修成本也高,一个普通的后视镜换新只要一两百块,但一个电子后视镜基本是3000元起步。

  目前一些车企有推出类似HUD数字后视镜影像功能,通过调用ADS摄像头后视角的画面,在特殊情况短暂替代电子外后视镜的后方视野。

  最后,相比起只有镜面就能用的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由于结构更复杂,后期可靠性也还有待考验。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11/8846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