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中介信息

铭记“从那时起”的民族觉醒

2025-07-09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记忆从未褪色、歷史仍有回响,88年前卢沟桥上的枪声,掀开了中国歷史上黑暗的一页,也点燃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熊熊烈火。

  “风云恶,陆将沉”。卢沟桥事变前夕,日军举行多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华北各地早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景象。一名从南方到华北读书的学生写信给《大眾生活》主编邹韜奋说:“敌人的飞机尽在我们头上掠过,所谓野外演习的炮声震得教室的玻璃窗发抖,机关枪不断的响着在打靶。这一颗颗的子弹,好像每颗都打在我们心上一样的难过。先生,我们能念书吗?”

  黎明的曙光,总是在最黑暗时闪现。习主席指出:“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歷史前进环环相扣而又有其阶段性,“从那时起”四个字,意蕴深远。作為新的“起”点,“那时”以后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卢沟桥事变之后,从局部抗战转入全民族抗战,不只是军事行动范围和投入力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郭沫若所说,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创世纪”。

  “从那时起”,民族力量空前凝聚。九一八事变元凶板垣征四郎认為,四分五裂的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然而,令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深重的苦难没有使中华民族屈服沉沦,反而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朱自清写道:“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一盘散沙”到“有血有肉”,多少人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多少人拋弃旧怨而携手共同救亡,这确乎是中国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化。

  “从那时起”,民族精神昂扬奋起。“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询问杨虎城时,得到这样的回答:“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精神改变民族状态。无论怎样的艰难凶险,无论怎样的艰苦卓绝,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同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一场“决死的战争”。当时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描述:“数百万的将士和武装民眾置身炮火,视死如归﹔千万的难民流离道路,无所怨咒﹔数万万的后方人民,忍受一切痛苦,共赴国难。”

  “从那时起”,民族復兴扬帆起航。歷史长河虽然潜流深沉,但只要关键几步走好,就可能立於不败之地。抗战完成的,是重啟民族復兴的伟大使命。当时的一位学者写道:“在这时期内,不惟高度发扬了民族的优点,而且也孕育了建国和復兴的种子。”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华民族内部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巨大能量,像火山爆发般倾泻出来,震撼大地,一扫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鼓舞我们走出屈辱幽暗的歷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开啟了民族復兴的新征程。

  歷史如同永恆的坐标,给人啟迪和指引。88年前,卢沟桥上殊死抗战,宛平城内炮声隆隆﹔88年后,宛平城区日新月异,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从那时起”,我们实现民族觉醒﹔“从今日始”,我们要从那段悲壮的歷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砥礪奋进,去完成抗战先辈们未竟的民族復兴大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5/07/10040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