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狂歌侠客行具体是什么原因?

2023-01-1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两年前因为沉迷“电竞”,原本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小沉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萌生了退学打职业电竞的想法。

  两年后当记者再见到他的时候,他不仅从游戏中走了出来,还爱上了一项运动,成为校队队长,并在省级比赛中获了奖。是什么让一个曾经痴迷网游的少年为此改变自己呢?这项运动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一头染成淡黄色的头发,高挑消瘦的身材,小沉和记者两年前见到时的样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是精气神明显好了不少,话明显多了些,人变得开朗了,不再是印象中那个只顾在大人身后低着头走路,沉默寡言的少年了。短短两年,是什么改变了他?

  2020年冬天,记者接到一位父亲的求助,“我的孩子因为沉迷游戏,高考都不想参加了,还说想去当职业电竞选手,能不能带他去职业俱乐部看看,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当时的沉爸爸掩不住焦虑和无奈,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儿子开始厌弃学习,他也不知道怎么劝说,来扭转小沉的想法。

  这些年,电竞在网络上成为一个高频词,尤其世界大赛、明星选手经常成为年轻人热议的线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TI11(2022DOTA2国际邀请赛)相关的内容时不时就会登上热搜榜。

  电竞选手的荣耀和光环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再加上相关部门给予的“体育赛事、职业认定”、电竞入围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等官方肯定,做一名电竞选手是不少年轻人的梦想。

  那时的小沉正是一个自以为天赋不错,满脑子电竞梦的高中生,他《王者荣耀》玩得不错,不仅在游戏内打到了最强王者段位,也在一些业余赛事中拿到名次,在朋友眼中是个大神,他对自己也是信心满满。

  为了追求更高的游戏排名,小沉花在游戏里的时间越来越多,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成绩一落千丈,和父母的隔阂也越来越深。在他的认知里,电竞行业前景广阔,职业选手收入不菲,即便是教练、主播、运营等其他相关岗位也很有吸引力,游戏玩得好,也许比读书更有前途。

  带着这样的认知,记者陪小沉父子到了杭州LGD职业俱乐部,小沉看到了自己与游戏领域中最强的一批人的差距,发现自己太过自信了,也看到了职业电竞高光背后的苦和累,同时发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职业电竞这条路。

  看到差距的小沉答应先回去恢复学习,参加高考,但记者看得出来,离开俱乐部的时候小沉并不服气,他只是认为自己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还不够多,并没有打消继续走这条路的念头,那个时候距离高考只有半年时间。

  荒废的学业只通过半年时间来弥补是不够的,何况小沉的心也并没有完全回到学业上来。2021年小沉参加了高考,不出意外,分数不太理想,但他也并没有在意。“刚考完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甚至还想着终于有时间朝职业电竞努力了。”

  但事情并没有向着小沉期待的方向运行,很快他就在游戏中遇到了瓶颈,那种花再多时间也无法突破的无力感,让小沉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带着这份迷茫,小沉进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开始了大专生活。在这里,小沉终于找到了另外一件能让自己着迷的事情,那就是地掷球运动。

  简单来说,地掷球是一种以球击球的运动,比赛时双方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里,用手将球抛出或滚出,击中目标或靠近目标球来得分,有类似冰壶的规则,玩法上又有抛投的手法,是一项体智结合、老少皆宜的运动。地掷球根据材质和场地分为金属地掷球、塑质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等几个大类,其中草地掷球是杭州亚残运会比赛项目。

  刚开始尝试脱离游戏的小沉也不知道干什么,为了转移注意力出去旅游过,也做过兼职。直到入学的时候看到学校地掷球队在招新,小沉才开始对游戏外的事物产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地掷球’这项运动,有一丝新鲜感,就去体验了几次。没想到教练说我天赋还不错,多练练肯定是个好苗子。”这是小沉近几年第一次在游戏之外得到别人的肯定,他很高兴,决定认真练一下。

  地掷球校队的规定训练时间是周三和周五的晚上6点半到9点,小沉则是几乎每天都去球馆练球,“开始那段时间就像着迷了一样,第一次在游戏之外体验到一项运动这么有乐趣。”

  小沉练习的主要是塑质地掷球,打法与冰壶相似,只不过冰壶是一个固定的中心,塑质球是以小目标球为中心,而且这个中心是可以移动的,所以战术更多变,其中的抛击是比赛中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最强的场景。

  抛击,就是运动员在短暂助跑后,将手中近1公斤重的球抛出去,砸中相隔数米之外的另一颗球,这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为了提高准确率,小沉每天练习近200次抛球和靠球(用球滚出去靠近另一颗球),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终于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从游戏中拉了出来。

  这一切也都被学校体育老师、地掷球队教练张华新看在眼里,“他变化很大,刚来的时候也不怎么爱说话,但这股闷头练的劲头很难得,在队里很快就当上了主力,代表学校参加了不少比赛,也慢慢开朗了起来。今年他已经是队长了,在省里的锦标赛中和队友获得了亚军。”

  因为地掷球,小沉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因为运动,有了更健康的作息时间和体魄;因为比赛,游戏中的胜负欲也挪到了地掷球上,也有了更多的团队沟通,集体荣誉感……地掷球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小沉。

  这种变化也不仅仅出现在地掷球相关的事情上,小沉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游戏不是生活的一切,地掷球或许也不是。”

  如今的小沉很忙,每天上完学校的专业课,就到球馆练球,此外还在校外找了份兼职,做密室逃脱的主持人,周末的时候就过去挣点生活费,另外还在计划明年专升本的考试。

  这几天,小沉正在忙着社团招新的事,没课的时候不是拿着海报、报名表逐间教室去推广地掷球,就是在球馆向一些学弟学妹们做演示教学,有时候讲得嘴唇干了也顾不得喝水。“希望为校队多招点好苗子继续为学校争光,明年我可能就没这么多时间花在练球上了,地掷球的确改变了我很多,但还是要有所取舍。”

  回望过去的几年,小沉不想谈懊悔,“青春嘛没什么好后悔的,就当是人生里一段特殊的经历吧,重要的是现在开始做出改变。”

  对嘉职院的学生来说,爱上地掷球并不意外。地掷球入门门槛低,无身体对抗,对身体素质要求也不太高,趣味性很强,是一项脑力活动和体力锻炼相结合的运动,十分适合在学校开展。

  据嘉职院基础教育部部长华芳英介绍,嘉职院从2003年开始开展这项运动,到现在已经20年,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地掷球是我们学校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每年系统一开放,地掷球课就是秒速抢光的状态。很多女生也抢着选这门课。”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地掷球运动,学校先后建了三个地掷球馆,2018年还承接了世界女子暨青年大金属地掷球锦标赛。“最多的时候三个地掷球馆同时开放,每天都有人在里面练球,场面十分热闹。后来为了均衡学校其他体育运动的发展,我们只保留了一座球馆和部分室外场地,其他两个馆分别改成了羽毛球场和网球场。”

  如今保留的馆建于2015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包括四片塑质球场、五片小金属球场地、六片大金属球场,可承接全国乃至世界级赛事。

  地掷球在2021年登上全运会的舞台,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嘉职院的功勋教练施群英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队员艰难地走了20年,让嘉职院地掷球成为全国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那些在赛场上努力拼搏过的学子们,也期待着他们把这项运动传播得更广。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3/01/5534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