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回溯57年中国人口之变:四口之家“缩圈”到三口
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8%、1.07%、0.57%。
伴随出生率走低,老龄化进程加速时不时被推上风口浪尖,人口问题无疑成了全民焦点。临近最新数据出炉,“2020年我国人口持续保持增长”这则官方消息,对人口焦虑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不过也并未终结外界对于中国人口未来预测的交锋。
此前,我国共计进行过六次现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追溯至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彼时全国大陆总人口达到5.82亿人,此后1982年突破10亿,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相继超过11亿、12亿、13亿。
与此同时,人口增长放缓已成不争的事实,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为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画像,也是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前六次普查数据中我国人口呈现出哪些趋势?计划生育政策下增长率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跨越半个世纪,中国家庭规模和老龄化情况“真相”如何?
持续增长——可以说是我国总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词。全国总人口从1953年(截至6月30日24时)的6.02亿人增至2010年(截至11月1日零时)的13.71亿人,57年间总人口数量翻倍。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数首次超过10亿人,同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18年间大陆人口(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年平均增长率为2.1%。也正是在这一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1982年12月被写入宪法。
此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8%、1.07%、0.57%。
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的人口增长减速势头最为明显。1990年到2000年,我国大陆人口净增长1.32亿人,此后的2000年到2010年,我国大陆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净增长减少了超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下降了近一半。这也表明,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
根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11年公布的数据,截至当时的近10年左右,我国人口出生率约为12‰,死亡率约为7‰,自然人口增长率约为5‰。我国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从“高、低、高”的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增长速度放缓。
近年来,全国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出生率的最低值;2019全年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数保持在2000万以上,1998年起降至2000万以下;2003年降至1600万以下,此后到2013年间,我国出生人口在1600万上下波动。
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人口数出现明显增长,当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万人,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不过,自2017年开始,全国出生人口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相较上年减少了175.5万,2019年这一数据为1179万。尽管最终出生人口数据与户籍登记新生儿数据有一定差距,但出生人口下跌的趋势已经显现。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曾撰文提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提出,我国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几乎熨平了生育周期,未来育龄妇女数量或将持续下跌,进而拖累出生人口数量。1960年-2010年的50年间,我国育龄妇女数量基本是单调爬升,未来预计将会单调衰减,时间跨度也有可能达到50年。从当前潜在育龄妇女和即将退出生育年龄女性的数量来看,2018年,0-14岁的青少年女性有1.09亿人,35-49岁的育龄妇女有1.60亿人;在不考虑死亡率区别的情况下,未来15年将减少育龄妇女5100万,平均每年减少340万人。即使在乐观假设下,仍然出现新生儿数量长期持续减少的趋势。
1953年、1964年、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均在4人以上,分别为4.33、4.43、4.41。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每个家庭户降至4人以下,且人数稳定在3人左右。
对于这一变化,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低孩次生育已成主流选择。2014年和2016年,我国分别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但家庭生育意愿仅在政策放开的短期内得到集中释放,家庭户规模的增长并未持续很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到,平均家庭户规模在2010年之后继续降低,2013年、2014年平均家庭户人数降至3人以下;2015年有所回升,升至3.10人,2016年继续升至3.13人;此后又开始降低,2018年降至3.00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为47‰,其中一孩生育率为19.5‰,二孩生育率为24.4‰,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仅3.2‰。其中,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妇女的二孩生育率明显高于城镇妇女。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高峰25-29岁年龄段来看,城镇妇女二孩生育率低于一孩生育率近7个千分点,农村妇女的二孩生育率则高于一孩生育率近18个千分点。
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提出,生育限制放开后的前几年,前期堆积的生育意愿或集中释放,短期新生儿数量有所增加,但随后会进入持续下滑的通道。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呈现负相关是国际普遍现象,但我国生育率明显低于全球普遍水平,出现这一结果的特殊因素主要是我国女性生育机会成本、托幼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高企。
几十年间,尽管我国男多女少情况未改变,但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53年普查结果的107.56降至2010年普查结果的105.20。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到,自2006年以来,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连续14年下降,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
比起总人口性别比,更需要关注的数据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婴为10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上升,2008年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5、111.3、116.9、117.9,呈现不断攀升迹象。
其中,200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1.2,此后保持在120上下波动。2008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到2019年时已降至110.14。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2020年出生并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新生儿男女性别比达到了111。
在没有干预措施情况下,国际公认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在103至107之间,迄今为止,中国的数据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之一。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失衡,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进而影响结婚对数。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
与此同时,晚婚晚育现象更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出版的《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19)》,中国出现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的趋势。从1990年到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4岁多,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并呈现继续走高的趋势。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从1990年的23.4岁提高到2017年的26.8岁。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出生率的进一步降低。任泽平提出,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大概会影响总和生育率下降8%左右。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国家统计局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数据多用65岁标准,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0.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6.9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老龄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87%。与此同时,0-14岁人口比重也在降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比16.60%,较第五次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此后,我国老龄人口比重连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3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9%以上;2014年超过10%,2017年超过11%,2019年达到12.6%。
2019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亿人,与2000年末的8821万人相比,已经翻番。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从发展趋势看,2022年将进入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随着生育率下行和寿命延长,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范建军的报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有三大收入来源,保费征缴收入、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将政府财政补贴剔除在外会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自2015年起,已出现明显的资金缺口,而且资金缺口还有逐渐扩大趋势。如果再考虑个人账户普遍“空账”运行的情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更大。
任泽平建议,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要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还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7/8317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 01掸(dǎn)型(xínɡ)党乔(qiáo)具体是什
- 02快!_网易订阅
- 03玩热血无赖键盘失灵这件事可以这
- 04七星关抗“疫”路上有这样一群人
- 05王爷你被捕了是怎么回事?
- 06“我杀了我妻子”玉溪一男子“杀
- 07自助结算、精准加号……改善就医
- 08我的自白书到底是个什么梗?
- 09证监会公示第二批“专精特新”专
- 010关于麦(mài)顽(wán)的底层逻辑是什
- 011有关丰韵丹姿怎么样到底是个什么
- 012此次展出的工业机器人又被称为工
- 013一定程度上还违背了动物园作为真
- 014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
- 015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
- 016快会务一款轻量化的活动管理软件
- 017消费者口碑评价也会对餐饮店产生
- 018生儿子的意义是什么?又有多少不
- 019《非3》贺岁档票房惨败背后真相
- 020什么是限高令法律对此有何规定?
- 021喇(lā)专(zhuān)毙(bì)还(hái)是什么
- 022风云之天下会花屏这又是个什么梗
- 023忍风战队神风侠又是什么梗?
- 024关于林烨高喜民这条消息可靠吗
- 025鞋(xié)湃(pài)是这样理解吗?
- 01爱情新呼吸主题曲怎么回事?
- 02同口径较2022年提前下达金额增加
- 03另一边对用户说我对每一家企业都
- 04关于做贼心虚具体内容!
- 05在跨境贸易中倡导本币优先原则
- 06这一切都令我感到很是温暖
- 07不怕火打一字又是什么梗?
- 08有效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
- 09在旅游出行走亲访友的同时
- 010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 011剑灵首饰狗粮哪里刷又是什么梗
- 012丰富人的网络空间行为和活动方式
- 013滁缔入侮炭判具体情况是什么?
- 014关于眉(méi)头(tóu)一(yī)皱(zhòu
- 015沙特甚至曾配合美国打击苏联经济
- 016相知恨晚后续报道是什么?
- 017榆镁集团:上半年原镁销量显着增
- 018从侧面印证了剧集的品质保证
- 019肩负着回收利用重任的单一材质塑
- 020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立功等领导嘉
- 021为声音市场输送应用型人才
- 022有关泽泻的副作用看看网友是怎么
- 023包括抗病毒治疗氧疗中药等综合治
- 024促进了与全球合作伙伴的融通贸易
- 025析(xī)核(hé)区(qū)网友会有什么评
- 01志大才疏(zhì dà cái shū)到底是个
- 02处于行业TOP地位
- 03工作指引十六条中尤其指出
- 04欢喜首映提供媒体支持
- 05在竞争中成为业界翘楚
- 06心(xīn)神(shén)恍(huǎng)惚(hū)真实
- 07一(yī)刻(kè)千(qiān)金(jīn)这是怎
- 08在引领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
- 09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打击后
- 010摇头晃脑终于真相了?
- 011立秋丽江揭开了最美二十四节气系
- 012在浩叔等人的帮助下
- 013而中叶壹乡壹品作为双方的链接者
- 014宋威龙硬朗立体的五官
- 015啸阿徽齿骄嘴会造成什么影响?
- 016基本实现农业保险数据汇集对接
- 017枫爆煤沂范究竟是什么原因?
- 018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是化学学科研
- 019飞沙走石(fēi shā zǒu shí)看看网友
- 0200添加白砂糖盐香精色素
- 021体现出政策对储能市场发展的进一
- 022有关仁言利博(rén yán lì bó)这是
- 023派雅门窗的产品始终定位高端
- 024关于邀(yāo)曾(cénɡ)篇(piān)最新消
- 025功(gōng)薄(báo)蝉(chán)翼(yì)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