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租赁信息

俄防长突访中国我防长有一句话很特别给普京吃了颗定心丸

2024-10-1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据环球网消息,中国国防部14日发布消息称,我国防部长董军当天在京同来华访问的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举行会谈。公开报道显示,这是董军与别洛乌索夫首次会谈。董军说,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双方友谊饱经考验、历久弥坚。在中国领导人和普京总统坚强引领下,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互信程度之高、务实合作之深,堪称大国关系典范。中俄两军应当沿着两国元首指引的方向,深化战略协作,提升合作质效,推动两军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坚定捍卫两国共同利益,携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根据俄媒那边的报道,在与俄防长会面时,董军防长有一句表态很有深意,并引发了俄方的强烈共鸣。他提到,别洛乌索夫是在俄罗斯的“历史关键时期”,被赋予了国防部长的重任。

  对此,知道该怎么划重点的塔斯社,是这样援引我方表态的:“这一职责非常重要。我认为这反映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你的信任,也表明了你的领导能力。”当然,新防长的职责并不仅限于俄乌冲突方面,在军事外交上,他的担子也很重,就比如说这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

  别洛乌索夫被认为是一位“技术型人才”,他没有传统的政治权力基础,这或许意味着普京希望通过他来推动一些新的、更高效的军事管理和经济运作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今年访问中国时,别洛乌索夫一同前往,虽然那次的焦点是普京,但别洛乌索夫的同行暗示他可能已经参与了中俄之间的某些重要讨论。如今,作为国防部长的别洛乌索夫访问中国,是他在新岗位上独立履行职责的一部分,这也显示出中俄两国在军事和经济合作方面的紧密联系。

  次日,别洛乌索夫与张又侠上将会面,强调俄中国防部对全球形势的看法一致,双方对当前应采取行动有共同见解。张上将指出,俄中关系近年来达到历史高峰,中方愿意与俄方共同努力,维护并深化持久的友好、高度的战略互信以及互利共赢的双边关系。观察人士注意到,别洛乌索夫访问中国的当天,解放军东部战区进行了环台军演。会谈中双方同意深化和扩大军事合作,保护各自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可能被视为俄罗斯对支持中国主权立场的表态。

  近段时间以来,中俄军事合作,已经到了相当频繁和密切地步。在别洛乌索夫访华期间,中俄联合舰艇编队,刚对亚太地区进行联合巡逻活动。在太平洋西部,两军战舰进行反潜和防空演习,完成实弹射击项目,对于假想敌潜艇,两军进行跟踪和摧毁活动。在联合巡逻之前,中俄海军还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北部·联合-2024“海军联合演习,演习范围涵盖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多个海域,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军队的战略协作水平,也为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出了积极力量。

  随着中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显然感受到了压力。美国一直视中俄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两国的战略围堵。从加强与亚太盟国的军事合作,到扩大在东欧军事部署,美国种种举动表明其对中俄合作持高度警惕态度。然而,中俄防务合作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国家,而是基于维护共同安全和区域稳定的需求。美国的过度反应和对抗性政策,反而可能进一步推动中俄走向更紧密的合作。

  中俄加强合作,无疑给了日韩一个牵制,使得美国在策划其亚太策略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在如今这个人人都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国际社会,解放军的台海演习和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无疑向世界敲响了警钟。对于任何想要挑战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外部势力,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在这场涉及多个层面的战略运筹中,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让人期待未来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从对抗美国的视角来看,中俄的立场是一致的。今天中俄关系发展如此阶段、达到历史最佳状态,离不开美西方国家“推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美国对中俄的敌视态度不改变,持续进行针对中俄小规模行动,中俄关系仍有提升空间,除美国压力,别洛乌索夫此次访华主要为稳步推进中俄军事合作。常提到中俄关系发展并非针对第三方,这一点在军事领域同样适用。可以预见未来中俄两军合作将可能像经济与外交领域一样,无限制不断深化,为全球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董军提到,中俄军事交流不仅限联合演习,还包括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这种互信基础使两国在多变国际环境保持战略定力。展望未来,中俄两国将在多个领域继续深化合作。无论经济、科技军事领域,两国希望通过更紧密联系应对外部挑战。此次会谈不仅是两国防长首次面对面正式交流,更是中俄关系发展重要里程碑。在全球局势日益复杂背景,中俄两国通过加强军事合作,展现出强大的战略互信与务实精神。有助于提升两国防务能力,也为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提供有力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10/8780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