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促销信息

安徽国土空间设计有新规范中心城区要求划定重点设计控制区

2024-06-29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6月25日,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安徽省国土空间设计指南(试行)》印发,要求在全省国土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文脉传承,并明确交通枢纽区、公共空间区等不同区域的规划发展重点。

  為优化国土空间形态,提升空间品质,增强空间活力,指导并规范安徽省各层级、各类型国土空间设计的编制工作,本次特制订 《安徽省国土空间设计指南(试行)》。

  国土空间总体设计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安徽要求对自然山水、歷史文脉、特色资源、城乡风貌、整体空间秩序等全域全要素内容进行整体统筹与安排。

  《指南》提出,坚持以人為本、品质為先,充分尊重公眾对国土空间的认知、使用、体验、审美等各方面需求,营造高质量宜居空间环境。

  同时,坚持生态优先、文脉传承,尊重并保护自然山水、传承并延续歷史文脉,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為国土空间发展的约束力,强调在保护山水生态环境与歷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发展。

  全省将因地制宜、彰显风貌,塑造具备空间辨识度,体现地域特性、 文化特质和时代特征的风貌特色,充分体现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全省五大自然区域内市县国土空间的特点。

  随着安徽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今后在中心城区如何科学规划国土空间,统筹各类要素,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指南》明确,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特色风貌等影响因素,划定重点设计控制区,包括城市中心区、產业园区核心区、歷史文化风貌地区、新城城区、交通枢纽地区、城市更新地区、重要沿山滨水地区等。对重点设计控制区的开放空间、建筑组群、交通组织等要素提出设计引导。有条件的市县中心城区可针对重点设计控制区进一步开展精细化设计。

  比如,针对公共活动中心区,以提升公共活力、彰显空间特色為设计目标。鼓励功能与业态混合,推进土地多元开发和立体空间復合利用,实现空间紧凑高效使用。优化公共空间网络,构建多基面公共空间系统和立体交通网络,细化街道网络布局和街道空间组织,营造连续便捷的慢行系统。落实建筑高度细分,明确塔楼等标志性建筑物布局,强化重要城市界面塑造,合理设置景观节点与公共艺术空间。

  在交通枢纽区,以提升换乘效率、促进站城融合、塑造城市形象為主要设计目标。提倡公交与慢行 等绿色交通,整合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和换乘设施。紧凑布局枢纽周边的街区和建筑群体,鼓励功能混合和空间復合利用。

  对產业园区,则要以引领园区高品质开发為主要设计目标。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平衡產业发展和人的诉求,优化產业布局结构,营造便於交往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出高度控制分区。

  在绿化景观区,以打造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绿地休闲区為主要设计目标。根据地域特点、物候和自然环境特征,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生态、文化、游憩、造景等价值,积极拓展娱乐、健身、社交、避险等功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地址:http://www.caipu88.cn/2024/06/82287.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